本篇文章3075字,读完约8分钟

中国的经济怎么样?上市公司是最具代表性的群体之一。截至目前,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季度报告已经披露。与2018年年报频频爆发的惨淡局面相比,许多公司第一季度的利润增长率迅速反弹,部分子行业表现出高度繁荣。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经济形势下,上市公司表现良好。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事实上,上市公司只是中国经济弹性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六个稳定”措施得到充分发挥,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部分指标表现突出。从这些指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对内部和外部冲击具有弹性。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一些经济指标

业绩超出预期

第一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21.3万亿元,超过了2005年的gdp总量。按可比价格计算,去年同期增长了6.4%,超过了市场预期。同时,第一季度的工业和消费数据好于预期。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刘认为,这表明,随着各种反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开始显现,经济已经稳定下来,超出了预期。尽管仍面临结构性压力,但经济将在第二和第三季度进一步企稳。

最近,4月份的一些经济数据相继发布。制造业pmi已经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而非制造业pmi已经连续四个月处于较高的扩张区间。作为观察经济的领先指标,pmi继续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经济运行良好。

例如,4月份cpi增速基本符合甚至略低于预期,多数市场机构的分析报告指出,高通胀预期有所缓解,全年cpi增速超过3%的可能性不高,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约束。从外贸角度来看,考虑到前期出口抢占因素有所消退,4月份出口增速如预期下降,但进口修复速度超出市场预期。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建告诉记者,数据显示,国内需求在短期内保持稳定,进口增速迅速反弹,这是由于反周期调控政策的持续运用。

在企业部门,中央企业和上市公司也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开端。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一季度,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8万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利润4265亿元,同比增长13.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研究员周认为,中央企业利润保持较高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面改革工作的推进。国有企业大力盘活存量,增加增量,突出主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对于上市公司,60%的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正利润增长。其中,畜牧业、基础设施、5g产业链、证券等相关公司表现突出。综合分析表明,上市公司的业绩主要是由行业繁荣的推动推动的。

对于中小企业,国家统计局4月份发布的生产指数为51.2%,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4月份,采购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之间的差距连续两个月缩小。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董亚秀表示,这表明相关行业的企业利润有所提高。税费减免和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小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得到改善。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积极的财政政策

强度效应超出了预期

减税和减费与基本建设相结合是今年财政政策的重点。刘认为,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反周期调整明显加大,比如财政支出增速进一步加快,这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5%,同比增长6.3个百分点。一季度财政赤字达到4973亿元,为上年同期较高水平;同时,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55.9%,政府性基金赤字4581亿元;两次赤字总计9554亿元,接近1万亿元。与上月相比,4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了0.5个百分点。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更值得一提的是,前四个月财政支出重点主要集中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领域,呈现出“基础设施先行、科技跟上”的特点。根据4月份的数据,基础设施支出结构性下降,城乡社区、农业、林业和水利支出继续高速增长,交通支出增长率略有下降。与此同时,科技投入开始发挥作用。4月份,财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长78%。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财政支出投资提升了相关产业投资的积极性。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4%和19.3%;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6.9%,比总投资增长10.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比规模以上产业增长0.2个百分点。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地方债券的发行也比去年快得多。截至4月底,地方政府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6333亿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2940亿元,占新增提前发行债务限额的93%,占全年债务限额的42%。财政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底前完成提前发行新债券的工作,并在9月底前完成全年新债券的发行工作。据悉,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在建项目和短板建设,这将对稳定投资、促进消费起到积极作用。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刘预测,今年第二、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增速有望回升至6%左右。

此外,减税和减费在刺激生产和消费方面的作用正在积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计划将企业所得税和社会保障费的负担减少近2万亿元,并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

5月10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的专题座谈会上,海信集团、三一重工、TBEA、中国建设第一局、中通快递、SF控股、中铁建设、江淮汽车等领导出席。根据自己的税费变化发表演讲。人们普遍认为,今年国家减税和减费超出预期,这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公平的惠及企业的措施。企业负担大大减轻,导致投资增加,R&D投资和就业扩大。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苏建认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培育国内市场,必须扩大消费需求,前提是收入增长。对个人实行各种特殊的减税政策,相当于间接增加了中低收入群体的个人收入,促进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从1月到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72651亿元,同比增长5.3%,比第一季度的增长率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30.9%。今年稳定的就业形势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也有利于提振消费者信心。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刘表示,一系列减税、减费的改革措施不仅有长远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取向,而且能在短期内有效拉动总需求。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数据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消费减税和减费的推动作用。今年“五一”国内旅游接待总量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旅游收入达到1176.7亿元,同比增长16.1%。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市场主体信心

修理速度超出了预期

2019年第一季度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数据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宽松的货币环境恢复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和预期。

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张文泓指出,目前实体经济的融资状况与2018年相比有了显著改善。今年1-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9.54万亿元,同比增长1.93万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当前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合理,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基本持平。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除了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率外,市场主体信心的意外恢复也可以从贷款结构中看出。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4月份新增中长期贷款比例为68.6%,比前三个月高出0.5个百分点。

张文泓表示,从一季度中长期贷款实际投入来看,工业、基础设施、制造业(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含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而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下降,金融对企业信贷支持增强。

在资本需求方面,央行货币政策部主任孙国峰透露,据央行所知,信贷需求仍然相对强劲。总体而言,稳健货币政策的反周期调整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信贷紧缩风险明显缓解,市场信心增强,社会预期逆转。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也证实,企业对市场发展继续保持乐观态度。数据显示,4月份服务业活动预期指数为60%,连续三个月处于高繁荣区。这表明,中国大力加强法治建设,改善经营环境,深化金融供给体制改革,继续对外开放,有效增强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标题:“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