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7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证监会放松创业板借壳上市并不意味着简单承认此前在创业板暗流中涌动的变相借壳重组,而是有条件、有针对性的,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重蹈覆辙。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新规定明确指出,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配套资产将进行重组并在创业板上市。这意味着,并非所有创业板上市公司都能实现借壳松绑,而是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有针对性地放宽条件。换句话说,和而不同是此次并购重组政策优化的主要特征。
创业板在开盘之初,也曾被市场期望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但是,由于从一开始就错过了注册制度,对上市条件的要求过高,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尚处于初创阶段的科技创新企业。许多创业板公司并不是一天比一天好,而是上市后一天比一天差。连续几年或不连续的业绩亏损已经使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成为壳资源。创业板公司不仅需要尽快回到注册制度改革的市场化轨道上来,还需要确保退市机制的真正落实,同时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资产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创业板的壳资源。对于一些不可避免地陷入发展困境的创业板公司来说,这更有可能意味着通过抛弃过去重获新生的更大希望。尽管创业板已经开始迫切要求推进注册制度改革,但在科技创新委员会试点注册制度取得可推广的经验之前,创业板仍有可能在注册制度改革方面落后于科技创新委员会一步。如果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可以在创业板上市,但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不能在创业板上市。这充分表明,创业板放松借壳上市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其目的是为了有效提高创业板的高科技含量,而不是让炒坏壳和垃圾卷土重来。
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完善M&A和重组机制,支持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相当于向上市公司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在M&A和创业板上市公司重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更多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盈利能力强的M&A和重组目标,而且上市公司目前的现金流状况难以适应整体估值高的优质目标,需要尽快解决。在放松对M&A转型的监管限制的同时,新的重组规定打算恢复借壳上市,以筹集配套资金。在我看来,这项政策也应该适用于创业板。否则,虽然借壳上市政策已经放松,但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能仍有困难。
创业板借壳重组政策的放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市场的要求,反映了创业板通过并购进行创新的迫切愿望,但毕竟推动创业板的并购只是为了盘活上市公司的资源,拓宽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企业转型,而不是为了给投机炒作壳资源提供更多的机会。如果创业板的并购重组不能坚持市场导向,让市场对重组行为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不仅会遭遇监管质询的问责和投资者的用脚投票,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不利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无尽的后患。毕竟,注册制度的改革将使壳资源投机失去市场。虽然创业板目前不妨借壳上市,但从长远来看,世界上正确的道路是沧桑,走向登记制度是创业板未来的正确方向和长远利益。
标题:创业板借壳松绑的针对性意味着什么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