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0字,读完约4分钟

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介绍了农村治理工作-

让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和秩序

"没有有效的农村治理,就不会有农村的全面振兴."在6月24日举行的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业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副部长韩军表示,农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农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要加强和改善农村治理,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的现代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使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

"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强大,战斗力强,但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韩军说,一些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已经被削弱和模糊。有些村干部作风不切实际,漠视群众。一些农村党员的思想、党性修养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动摇了。

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指导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全面落实村级“两委”换届候选人县级联合考试机制,落实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整体优化升级行动,不断整顿薄弱村党组织。严厉打击干扰和破坏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恶势力和宗族势力。坚决从村干部队伍中清除那些受到刑事处罚、有“村霸”等问题、有黑恶势力的人。

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同时,要加强和改善村级党组织对村级各种组织的领导。

韩军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面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对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努力。要加强和改善农村治理,必须在千千建设一万个强大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千千培养一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委书记。

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促进农村文明新趋势的形成

农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乡村能否复兴取决于乡村风格。“加强和改善农村治理,必须明确反对漫天要价,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嫁娶,反对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现象。”韩军介绍说,《指导意见》的政策取向非常明确,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村文明培育行动、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加强农村文化的引领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安排。

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韩军认为,从各地的实践来看,搞好农村文明建设需要宣传引导,倡导实践育人,以制度保障,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方法。

“比如,限制攀比炫耀财富和铺张浪费的行为,不是发几份文件、开几次会就能解决的。在一些地方,在农民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在其中写入了一些具有约束力的措施。一些地方成立了村红白会、村委会和道德会,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因此,有必要推广农民自律、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良好做法,促进新农村潮流的形成。”韩军说。

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自治、法治和德治的结合

完善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是《指导意见》的主线。韩军说,自治、法治和德治是维持农村治理模式良性运行的不同方式。要综合运用现代治理手段和传统治理资源,积极搭建多党参与治理的平台和渠道,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基础,以德治为导向,促进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基层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一种基本形式。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本制度,为农村社会的和谐常态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军说,要增强村民自治的活力,必须改进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目标是强化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农民积极参与村务公开的积极性,让农民“说事、议事、管事”,让农民讨论自己的事情,从而凸显农民在农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法治是有效农村治理的先决条件。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把政府涉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律服务,引导干部群众遵纪守法、学法守法、用法守法、依法表达诉求、化解纠纷、维护权益,建设法治国家。同时,乡村治理应达到春风和雨水的效果,运用道德、法律和礼仪,发展自律规范,如村规民约、村民道德规范等。,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农村发展的软实力。(记者乔)

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标题: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