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96字,读完约7分钟

地方税务机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逐案对税负增加的企业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减税、减费政策,逐步实现税负的增减。

此次增值税改革引入了配套政策,如对纳税人生产生活服务的减税和一次性扣除房地产进项税,这些也是重要的“减税点”。

申报和缴纳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费的6月征税期于6月19日顺利结束。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包容性减税政策、个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减费政策的全面实施,广大纳税人和纳税人的受益意识明显增强。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同时,由于纳税人的行业差异、经营状况、申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企业的税收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增加。记者了解到,地方税务机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税负增加的企业逐案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减税、减费政策,逐步实现税负由增加到减少的转变。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减轻负担,激发活力

“在这一轮努力之前,空的减税和减费将为我们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首先,它将促进消费增长和市场活力。二是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将目前16%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3%对制造业尤为重要。”波司登董事会主席高德康告诉记者。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根据2018年同期的销售额,2019年的减税和减费政策预计将使波司登的税收减少7000多万元。“近年来实施的减税、减费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给企业带来了应对内外市场环境的信心。2018年,该公司羽绒服国内销售业务和外贸业务均创下历史新高。”高德康介绍道。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小型和微型企业也从中受益。“在国家将增值税起征点调整为每月销售额10万元后,我们公司从‘纳税人’变成了‘免税者’。以前我们商店每月要交1800元的增值税,现在不用交一分钱了。”河北省馆陶县东石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说。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今年以来,中国实施了更大幅度的减税和更明显的减费。一系列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了改革的有效性:

税收增长率大幅下降。前五个月税收收入增长2.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增长速度;在深化增值税改革的第一个月,净减税1113亿元,其中制造业减税效果最为明显,实现净减税476亿元;在头四个月,支持“双创新”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已减少税收3900多亿元,同比增长56.8%...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减税和减费政策直接降低了企业成本。2019年,我们将抓住政策机遇,将减税和减费的红利用于企业品牌建设和智能制造等项目投资。”波司登首席财务官朱表示。

像波司登一样,许多企业通过减税和减费政策降低了成本负担,促进了转型升级。

永兴特种不锈钢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湖州市专业生产和研发特种钢的上市制造企业。今年,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从16%下调至13%,预计将带来2000多万元的减税。“这笔资金将用于公司下一步的生产研发,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打造世界一流的不锈钢棒线材生产基地。”该公司首席财务官邓表示。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表示,一系列减税、减费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稳定了预期,增强了信心,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不减反增”到“增减”

作为今年较大减税、减费的“亮点”,自4月1日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以来,大部分企业成功实现了减税,但也有部分企业因不熟悉政策导致申报不正确等原因,税收负担出现短期增加。

据悉,地方税务机关重视纳税人和纳税人的需求,建立健全政策跟踪和效率的常态化机制,以申报数据为切入点,筛选税负上升的企业,及时联系纳税人纠正申报数据中的可疑错误。

“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错误。税务部门联系核实了更正,差一点错过了减税和减费红利。”云南澜沧远大木材加工厂财务总监张立平说。

原来,税务机关在对纳税申报数据进行综合研究判断时,发现该公司符合享受增值税税率下调的政策条件,税率可以从16%调整到13%,但4月份税负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经核实,企业申报存在计算错误,导致新税率实施后企业税负未下降。在查明问题的根本原因后,税务部门立即上门对企业给予准确的指导。“重新计算后,公司4月份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为71365元,应纳税额减少21612元。”张立平说道。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江苏新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也受益于税务部门的大数据分析,享受到了减税红利。该民营企业成立于2004年,其母公司新宁现代物流有限公司是苏州地区首批在江苏创业板上市的领先物流企业。

4月,进项税受税率下调影响,公司应纳税额为10300元,实际税率与增值税改革前相比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通过昆山税务部门的上门咨询,发现其业务中差旅费较多,并且由于财务报销流程的设计问题,企业员工国内出差人员的运输发票没有及时扣除,导致增值税税率上升。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根据增值税改革的新政策,纳税人购买国内客运服务时,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扣除进项税额。税务人员及时向企业解释客运服务扣除的相关政策和申报程序。“公司4月份国内客运费25300元已全部税前扣除,增值税已缴纳不足2300元。企业的实际税负实际上已经下降了!”新宁现代物流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张飞飞说。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激活配套政策实现减税

除了降低税率的“大动作”之外,增值税改革还引入了配套政策,如对纳税人生产生活服务业的减税和一次性扣除房地产进项税,这些也是重要的减税点。

记者了解到,一些纳税人没有在第一时间申请这些政策,导致税收增加。地方税务机关及时对不享受增值税配套政策的纳税人进行逐户指导,确保减税、减费政策落到实处。

额外扣除政策允许生产和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在当期增加10%的可扣除进项税,以抵消应纳税额。这是因为在这次改革中,生产生活服务业的税率保持在6%不变,国家采取了重要措施,确保其税收负担只减不增。

重庆魏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商务服务的企业。由于公司所购货物的税率从16%下调至13%,产品税税率保持不变,5月份申报时税率提高了1173元。

“税务人员很快就来到我们企业进行咨询,并找到了增加税收负担的原因。原来我们在申报时忘了填写额外扣除的金额。6月,根据加10%的抵扣政策,我公司可抵扣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款。扣除本月应纳税额1798.5元后,不仅6月份不用缴纳增值税,剩余的2000元可以以后再扣除。”该公司财务总监许姬敏表示。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第一次增值税转型报告期结束后,江苏省宜兴市税务局发现宜兴夜香化工有限公司4月份仍有9454.54元的40%不可抵扣部分,5月份申报时未一次性抵扣。

宜兴市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及时与企业财务人员沟通,并再次给予咨询。由于对政策的错误理解,企业财务人员未能及时扣除固定资产进项税。此后,企业办理了更正申报,税负由增加转为减少。

另外,增值税发票是纳税人日常纳税活动的基础,是实现增值税减免税的关键。税务机关抓住企业“先增后减”的共同症结,引导企业正确开具发票,合理实现减税,让企业充分享受减税、减费的红利。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税务系统将借此机会,以“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为主题开展教育,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务实、细致、稳健的方式推进减税、减费等各项工作,确保纳税人和纳税人真正有所收获,更好地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服务。(记者曾金华)

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史玉妍

标题:税务部门化解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