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80字,读完约8分钟
他性格成熟、稳重、内敛,但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在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中,他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克服了困难,描绘了自己的“奋斗青年”。他就是张志强,中铁十二局集团年轻的高级工程师。
做出非凡的举动,展现伟大的荣耀
2015年7月,经过激烈的竞争,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公司获得了花梦铁路mhtj-11标段第四工区的施工权。总长度为15.76公里的四个工作区包括一个车站、15座桥梁、48个涵洞、347万立方米的路基填料、11.3万立方米的浆砌片石、432.6万延米的水泥土挤密桩和其他施工任务。由于它穿过普通人的经济林,如苹果、梨、桃和柿子,这个建筑自始至终吸引了外界的极大关注。为了成功啃掉这块“硬骨头”,在成立以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帅为首的项目领导小组时,决策层毫不犹豫地将项目执行副经理的重任交给了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张志强。
29岁的张志强虽然年轻,但近年来通过实践已经成为企业培养的现场施工和技术管理的“专家”:2007年7月从江西科技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公司正西客运专线项目部担任现场技术员。当时,青龙涧大桥正在施工中,桥梁移动模板施工是一项新技术。他勤奋好学,与分公司经理李帅一起努力掌握施工要领。青龙涧大桥成功竣工后,他参与编写了《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汇编》,为企业填补了空·怀特在这方面的施工技术总结,令前辈刮目相看。
举世闻名的京沪高速铁路开始建设。全新的施工理念和技术标准是对建设者的考验,也为像张志强这样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的新一代筑路工人带来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它碰巧是南方百年一遇的雪灾。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他不畏严寒,在家工作,并把副业留在了雪原,为项目部成功征地和第一批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全面开工后,他肩负重任,担任京沪高速铁路16号工区项目部安全环保部部长。在管理过程中,他深刻理解了业主标准化建设的意义,积极推进管理的制度化、流程化、制表化和精细化。安全管理和现场文明施工得到普遍认可,项目部获得该标段第一个“绿卡”奖。期间,他编写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办法》被公司纳入《企业管理办法汇编》,为企业安全管理跃上新台阶起到了吸引宝贵投资的作用。
渭水河大桥主跨180米,主墩高143米,被誉为湘南第一座高桥和湖南省汝嫣高速公路第一控制工程。先后担任项目总工程师、桥梁工区经理的张志强,大胆尝试和应用了缆索吊机、缆索桥空运输、三级混凝土泵送、管道跨山跨省镇流、高墩爬模吊架、混凝土长溜槽运输、挂篮施工等先进技术和施工方法。克服了许多困难,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别是桥墩浇筑超过50米后,由于高山峡谷的风效应,桥墩的自然摆度增大,对现场测量、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造成了负面影响。他大胆采用了在两个高墩之间架设临时支撑的创新方案,最终将桥墩的摆动控制在8 cm以内,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微水河大桥工程成功竣工后,当地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为企业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之后,作为项目副经理,张志强参与了蒙马铁路的建设。十里长川大桥是业主指定的“短、平、快”工程。他采取了筒仓防火墙、水库供暖等保温措施,果断组织了零下20度的桥梁基础施工。
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和高度赞扬,为项目部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做一个项目,展示自己的才华。“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优秀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青年岗位专家”、“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项目总工程师”等荣誉是对他健康成长的最好评价。
民政和军事展览
刀片上应使用优质钢材。张志强担任花梦铁路mhtj-11标段第四工区项目执行副经理后,精力充沛,头脑冷静,认真理解项目经理李帅的管理思想和建设意图,超前规划,精心操作,科学组织,大胆创新,使该区建设蓬勃发展,亮点频出。
进入市场后,四个工区面临着许多困难:管理区贯穿12个自然村,地表主要是各种果树等经济作物。红线征地面积超过1500亩,临时用地超过560亩,征地拆迁压力大;本工程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方法多样,包括水泥土挤密桩432.6万延米,冲击碾压25.9万平方米,强夯1.5万平方米,复杂地基施工;施工红线范围内管线较多,地下管线90多条,地上四电搬迁50多条,施工干扰大;此外,路基土方主要采用取土填筑,该区域被60多个桥涵分割,无法组织大规模连续快速施工。
面对诸多困难,张志强以征地拆迁为出发点,着眼于当地市县在“破冰期”的政策;“全面侵占期”是指乡镇按照法律法规尽可能多地征用土地;在“拔钉期”,通过法律程序、委托评估等手段消除“路障”,实现全面征地。布局层次分明,工作重点突出,使征地拆迁工作稳步推进,为项目部赢得了率先征地建设的机会。同时,针对多取土填筑路基的特点,他还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优化土方调配方案,从一个取土场到三个取土场,并派专人协调沿线村民的关系,从而及时减少摩擦,完全满足施工需要,为后续顺利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鉴于地基处理方式多,工程工作量大,管线拆除改造多,桥涵设置多,各工序交错复杂,张志强加强了现场协调和调度,合理安排了各工序,使后期“地基处理、路基填筑、砂浆附着、绿化”等工序紧密衔接,彻底避免了“重主体、轻附着”的弊端;“地基处理、主体施工、过渡段回填”等工序的快速转换,为路基土方填筑的连续快速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施工呈现出紧张有序的良好局面。
困难一个接一个成为亮点,张志强多次得到业主的肯定和赞扬。2016年后,原项目部党组书记王国英、项目经理李帅调任公司其他项目,张志强逐步晋升为项目部党组书记、项目经理,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项目总监之一。他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他的工作热情和智慧火花越来越大。
张志强在担任项目部党组书记期间,认真履行了党组织的职能,形成了党委会议制度的基本程序和总结程序,先后组织召开了八次党委会议,集体研究决定了劳务队伍的用工、计价、结算和索赔管理办法,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临时工的聘用和工资等。 物资设备采购和租赁的管理程序,项目中层干部的岗位调整,特别是党员代表全程参与物资招标活动的实施,不仅保证了全过程的完整性。 他还发展了自己精通施工技术和管理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大力开展“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劳动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党务工作和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例如,党员领导干部组织了“百日工作”活动,96天中有168%完成了三个月的施工计划,进一步巩固了项目部在标段施工中的领导地位。
李帅,前项目经理,桥梁施工专家,公司一级项目经理。他曾两次代表项目部在公司“四大会议”上介绍先进经验。张志强接任项目经理后,起点很高,有压力,有动力,但他展示了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能力:“管理创新”一直是花梦铁路建设的关键词。花梦公司在“履行主要职责,创建诚信单位”主题活动的指导下,实施了技术质量分级、实行班组长负责制等新措施,为工程建设带来了新的氛围。张志强以此为契机,带领项目经理扎实做好详细的过程控制,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施工生产的稳步推进;根据施工需要,审时度势,采用工区不固定施工任务的模式,各施工队形成“吃”和“抢”的局面,不断推动其自觉加快施工速度;为响应业主的质量管理要求,他建立并完善了一套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具有分步控制、专人负责和分级控制的特点。通过争取并获得质量安全A级管理单位的授权,提高了管理和控制水平,确保质量安全始终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同时,他进一步完善了班组长责任制。通过实施《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和《质量安全评估管理办法》,赋予组长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应有的“一票否决”等权利,使组长真正成为施工现场的“第一管理者”,弥补了一线管控的不足,强化了项目管理的基础。
决策的力量是巨大的。自2017年以来,中铁十二局集团花梦铁路mhtj-11标段第四工区项目部一直走在全线建设的前列,20次受到业主和上级的表彰和奖励。2018年底,业主对已完成的主体工程进行了初步验收。专家组在肯定该项目总体出色的同时,高度评价了张志强的工作,称其“超越恐惧”。
标题:青春在攻坚克难中闪光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