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7字,读完约5分钟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给市场带来了活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效果明显。在3月6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CPPCC)新闻发布会上,许多业内人士表示,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有关方面同时采取多种措施,还要彻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建立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无论是内部培训还是外部培训,民营企业的发展都呈现出新的氛围。
打开制约融资的“瓶颈”
融资困难且昂贵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此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
据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称,银行不愿向民营企业放贷的关键在于缺乏信用增级手段和风险分担机制。建议将信用保险和信用再保险引入供应链金融,利用信用保险控制风险,增加信用融资,突破制约融资的“瓶颈”。具体而言,信用增级融资模式被纳入政府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专项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安排更多的省级区域、国家级开发区、地方工业园区和商会开展试点项目。此外,银监会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支持信用增级融资业务,鼓励商业银行、投资机构等金融资源提供者支持信用增级融资业务,并引入商业信用保险、信用再保险等市场化的信用承担者参与供应链金融的各个环节。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本高。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不适合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无论它们的思想、机制、能力或金融工具如何。必须改革现有的金融体系,扩大准入,发展一批为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专门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大型国有银行制定的金融政策应因地而异,并使产品更好。”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莉亚表示,中国地大物博,民营企业集中在一些地区。例如,温州基本上是民营企业,而东北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大型国有银行的业务遍及全国,制定的业务规则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不同的地区需要相同的商业规则,这已经成为民营企业不容易获得贷款的一个主要原因。
此外,私营企业缺乏中长期贷款。朱莉娅认为,金融机构应该增加中长期贷款,并向小微企业提供适当的贷款咨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志洁建议,由于抵押补充贷款(psl)的利率比基准利率低9%左右,增加psl等专项资金的规模,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低成本、中长期、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有利于支持中小企业,支持当前形势下实体经济的发展。
改善商业环境
除了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优化发展环境也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世锦说,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些地方政府不向民营企业偿还债务。在某些地方,污染控制并不遵循环境保护标准,而只是根据企业类型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刘世锦认为,政策支持对私营企业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稳定的法律环境,不会因短期政策变化而改变。
全国政协委员、兰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群飞表示,先进制造业具有投资门槛高、技术含量高、人才需求高的特点。在融资方面,我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缩短过程,令制造业在转型为先进制造业时,能够及时得到纾缓。在人才方面,企业要重视研发,重视教育,希望政府能引进人才,帮助民营企业发展。在科技方面,我们希望推动民营企业参与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他们在行业中的话语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莫砺锋6日表示,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下一步将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简化审批,提供优质服务和更大的便利,更好地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包括自主知识产权、合法产权和其他相关权益。
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趁热打铁。”民营企业的发展除了解决融资问题和优化经营环境外,还需要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朱莉娅说,民营企业要想赢得良好的经营环境,就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克服短期行为,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事业做好,把重点放在工业上,把主业做好,变得更强更好。
对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广东省工商联和四川省工商联建议引导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培育和增强企业法律意识,注重诚信经营。引导民营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参与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最终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是用户和市场,而不是政府的支持。”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弘毅表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教授陈玉宇说,每个企业和行业都有一个生命周期。通过良好的市场竞争,优秀的企业应该留下来,而非优秀的企业应该明智地退出这个行业,释放资源并提供给其他行业。
标题:内外兼修 民企发展呈现新气象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