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8字,读完约5分钟
核心观点
今年5月份人民币贷款新数据与去年同期基本一致,但企业短期和中长期贷款结构发生变化。我们认为企业的资本支出仍然是谨慎的。在社会金融方面,表外融资压力放缓推动社会金融同比增长,后续趋势仍取决于政策对冲效应。我们认为,“特殊债务新政”反映了政策的边际转移趋势,它保持了央行现行货币政策首要目标的缺失,保持了稳定、灵活、适度的判断,但需要密切关注后续政策的边际变化。
在5月份信贷供应淡季,新增人民币贷款1.18万亿元符合预期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4%,与我们的预测完全一致,比上月末下降0.1个百分点。家庭部门贷款增加662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4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77亿元;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贷款增加522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0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2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32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8亿元。
企业的短期和中长期信贷发生了变化,企业的资本支出仍然谨慎
五月是传统的信贷供应淡季。今年5月的新增信贷数据与去年同期基本一致,但结构存在差异。今年5月,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增长1794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507亿元。中长期新增信贷占比降至61%,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这除了反映出企业资本支出仍较为谨慎外,也反映出在央行和银监会的评估支持压力下,目前存贷款增速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意味着银行面临的债务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中央银行的政策鼓励银行增加对私人和小微企业的贷款,我们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可能仍然很低。
表外融资的压力已经减缓,社会融资也逐年增加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高于我们的预期(1.3万亿,10.5%)。社会福利同比增长4466亿元,其中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增长1.19万亿元,同比增长459亿元;向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增加191亿元,同比增加419亿元;委托贷款减少631亿元,同比减少939亿元;信托贷款减少52亿元,同比减少884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770亿元,同比减少971亿元;公司债券融资净额4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5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净额1251亿元,同比增长239亿元。因此,社会融资同比改善的核心在于表外融资的明显稳定,这再次验证了监管的边际放松。
社会融合的后续趋势取决于政策对冲效应。货币乘数已经很高了,央行全面削减RRR储备的可能性也很低
展望市场前景,特别债券新政提出加快特别债券的发行和使用,力争在当年9月底前完成发行,允许特别债券作为重大项目的合格资本。我们认为,第三季度加快发行特种债券将有助于社会金融稳定和反弹。5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5%,与上月末持平;M1余额同比增长3.4%,比上个月底高出0.5个百分点。目前,货币乘数已经很高。我们认为,中国央行全面削减RRR储备的可能性很低,将会采取更多的结构性政策。5月份,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4%。两者之间的差距持平,高达5个百分点,银行负债的压力仍然很大。
货币政策稳定、灵活、适度,但有必要密切关注随后的边际变化
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形势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其对经济的影响在6月28日g20峰会后尚未得到证实。新的特殊债务政策反映了政策的边际转移趋势。我们保持中央银行当前货币政策首要目标的缺失,保持稳健、灵活和适度的判断,但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后续政策的边际变化。今后,货币政策仍将侧重于供给方面,以解决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①通过利率市场化降低企业实际融资利率;2 . 6月和7月,央行将继续完成5月初安排的RRR减息,以促进中小企业信贷供应;③为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提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有助于缓解中小银行债务压力。
风险警告
风险警示:贸易谈判进展不顺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存在货币政策边际调整的可能。
风险警告
风险警示:贸易谈判进展不顺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存在货币政策边际调整的可能。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方改革的背景下,全球资本有望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循环、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转化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来重估中国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的理论。详情请参阅我们的系列报告。
标题:华泰宏观:金融数据结构性问题仍存 后续仍待政策力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