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53字,读完约6分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积累了深厚的物质基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中国在应对风险挑战方面拥有制度优势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长期实践的优势,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最大优势和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极端经济困难、技术基础薄弱、帝国主义封锁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应对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思想统一、政治统一和行动统一,为应对风险和挑战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和组织基础。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高度统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正在转化为强大的执政效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发挥。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中国拥有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实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实现“两百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我们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就经济总量而言,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就经济增长而言,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稳定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3%,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八年翻一番,远远高于同期不到3%的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从财政实力看,2018年中国财政收入超过18万亿元,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改善、调整经济结构、有效防范风险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从国际影响来看,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积累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主要的外国投资国和深深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外国投资国。2018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0727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完整的工业系统。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以单一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立和完善。工业发展正在向中高端迈进,门类齐全、独立完整、技术水平高的现代工业体系正在形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近20%。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特色各异、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新兴服务业集群和产业集群。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基础设施系统健全。从交通来看,综合交通网络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18年底,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其中,高铁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84.6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首位;全国港口有23,919个生产泊位。定期航班总数为4945次。在通讯设施方面,通讯网络覆盖了全国。截至2018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为17.5亿,其中手机用户15.7亿,手机普及率达到112.2/100人;有4.1亿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和13.1亿移动宽带用户。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要素保证充分有效。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来看,劳动力资源仍然是丰富的。2018年,中国16至59岁的劳动力总数达到8.97亿,占总人口的64.3%。从资本供给来看,2018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为44.9%,国内储蓄率仍处于世界最高水平,资本供给充足。从能源供应角度看,中国已初步形成煤、油、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多轮驱动能源生产体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能源基础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中国应对外部挑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突出,新旧动能不断有序转换,经济发展富有弹性,这不仅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中国抵御外部风险和挑战提供了充分有效的策略。

从国内需求市场来看,2009年至2017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106%,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日益明显。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统一市场和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和绊脚石。2018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1万亿元。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国内消费市场预计将继续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服务市场来看,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2%,已经成为最大的产业部门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从人才和技术市场来看,我国有1.7亿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每年有800多万大学毕业生。本科以上科技人力资源总数为3170万人,R&D在华人员总数超过620万人。人口红利正转向人才红利。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38.2万件。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知识产权出口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连续七年居世界首位;国家鼓励自主创新,各种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与日俱增,孵化器、加速器、中创空房等各种新型科技服务机构不断壮大。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稳中求进,稳中求进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中国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原则,围绕稳定就业、稳定金融、稳定外贸、稳定外资、稳定投资、稳定预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日益增强,稳中求进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深化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措施,将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巩固、提升、提升、畅通”将继续深化,经营环境将继续优化,“配送服务”改革将继续推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将得到有效释放。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增强企业的收益感和发展意愿。预算投资和专项债务规模逐步扩大,包容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同时进行,重点是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税收和社会保障支付负担。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合理和充足的流动性。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逐步畅通,在着力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同时,努力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目前,中国财政预算赤字率为2.8%,低于国际警戒线3%,政府债务率为36.2%,低于国际警戒线60%。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都为空保留了深化供应方结构改革、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应对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空间。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作者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所形势办公室主任)

标题: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