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5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何小彤

速冻技术是人类历史上第四次保鲜革命。经过干燥、腌制、罐装等食品保鲜方法的演变,速冻首次实现了保鲜与保鲜的双重平衡,既解决了食品保鲜问题,又保证了新鲜口感和还原性。由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和三大全食品联合举办的中国速冻食品健康与创新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

速冻食品企业呼吁出台行业标准

移动通信模块的应用应该提上日程

三全食品总裁陈表示,速冻加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基质中水的活性,抑制微生物和多种酶的活性,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有的新鲜度、色泽、风味和营养成分。目前,三全拥有国家认可的检测实验室和非洲猪瘟检测专用设备,从原材料到生产和成品共进行了117次检测,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此外,三全还承担了引领行业的责任和义务,愿意与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分享技术和经验,帮助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共同成长。

速冻食品企业呼吁出台行业标准

陈说,“三个全食,从工厂到码头,我们的安全是连续的。”三全在五个基地自建冷库,建立了全国性的冷链系统,并在每辆运输车辆上安装了温度控制器,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在终端,三全的专用冰柜配备了移动通讯无线收发模块,可以在后台随时监控温度和储存环境,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整个链条的安全性。“三全呼吁将移动通信模块作为速冻食品行业冷链系统的标准化手段”。对于这一提议,与会专家表示高度认可。

速冻食品企业呼吁出台行业标准

速冻并不意味着如何保证冷冻产品的质量。

速冻食品在中国起步较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速冻食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流通和消费的冷链逐渐形成,产品质量和安全更加可靠。如今,自动冷冻、液体速冻设备和真正的空冷冻干燥设备的水平与国际水平基本同步。许多大型企业也在使用国产设备,从而降低成本,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速冻食品企业呼吁出台行业标准

就对速冻食品的认知而言,中国消费者普遍停留在“速冻等于冷冻”的水平,对速冻食品本身的“安全、健康、营养”有所怀疑。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食品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静强调,“速冻食品是改善国民营养的重要载体”,并指出“三全应该成为科普的先锋,让普通百姓真正认识到速冻食品,作为龙头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行业责任。”食品安全是食品健康的基本要求。作为中国速冻食品的龙头企业,三全食品一直致力于守护人们的“舌尖安全”,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体系,并在整个供应链中贯彻“健康理念”。

速冻食品企业呼吁出台行业标准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孟苏和指出,速冻食品产业的发展是对中国传统食品文化的不断挖掘;中餐是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标准化的速冻食品可以使中餐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走得越来越远。

中国速冻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杜鹤指出,中国速冻行业的发展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行业发展仍处于初级和中级水平。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硬件发展不逊于国外,自动速冻技术与国际基本同步。但是,我们应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标准,开发符合中国人口味的特色产品,整合全球资源,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和发展。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越发达,生活节奏越快,社会分工越细,对方便营养的速冻食品的需求就越旺盛。

速冻食品企业呼吁出台行业标准

本报记者何小彤照片

标题:速冻食品企业呼吁出台行业标准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