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5字,读完约2分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困难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缺点也在农村。”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席陈锡文代表说,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乡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但农村仍有5.64亿人口。中央政府强调,要把农业和农村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使农村尽快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大国小农”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和农业条件。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我国小农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经营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小农如何与现代农业相联系,农业生产和管理方法如何创新?

加快经营体系创新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陈锡文代表说,无论农业管理体制多么创新,真正的主体是农民。以家庭管理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管理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不可动摇的。处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扶持小农户的关系,应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加强对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农村发展情况,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越大越好。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必须把握流转程度、集中程度和规模经营程度,并与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加快经营体系创新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今后,我们要重点培育两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陈锡文代表表示,要落实支持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的政策,完善“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公司”的利益联动机制,使农业成为先导产业,农民成为体面职业。

加快经营体系创新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人民日报》(2019年3月5日,第10版)

标题:加快经营体系创新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