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5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曹红艳)2018年捍卫蓝天的“成绩单”7日发布。根据生态环境部同日发布的2018年空燃气质量状况报告,2018年1-12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优良天数为79.3%,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9 μ g/m3,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江三角洲和魏奋平原三个重点区域的pm2.5浓度分别为60 μ g/m3、44 μ g/m3和58 μ g/m3,同比分别下降11.8%、10.2%和10.8%。
据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十三五”期间空市环境气体质量两个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来看,262个未达到pm2.5的城市平均浓度为43 μ g/m 3,同比下降10.4%;338个城市的优日比例为79.3%,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均达到计划和年度目标要求。
2018年空燃气质量169个重点城市排名显示,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个城市(从第160位到第169位)是:晋城、咸阳、保定、太原、安阳、邯郸、唐山、邢台、石家庄和临沂。
从空燃气质量的同比改善程度来看,在169个城市中,哈尔滨、长春、衡水等20个城市空燃气质量有较大改善;与前一年相比,西宁、常州、信阳等八个空城市的空气质量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
从蓝天防御战的三个重点区域来看,2018年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地区的平均优日数为50.5%,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0 μ g/m3,同比下降11.8%。其中,2018年北京市平均优秀天数为62.2%,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1 μ g/m3,同比下降12.1%。
长江三角洲地区2018年平均优良天数为74.1%,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4 μ g/m3,同比下降10.2%。
平原地区2018年平均优良天数为54.3%,同比增长2.2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8 μ g/m3,同比下降10.8%。
标题:2018年"蓝天保卫战"成绩单:338城优良天数占比近八成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