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7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观察■我们的记者王晓霞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授权国务院在2019年提前向地方政府发行总额为1.39万亿元的新债务限额,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在2019年初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也可以“借新还旧”,以缓解债务偿还压力,这将在稳定投资、扩大内需、弥补不足、对冲经济波动压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地方债严监管高压态势不减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中西部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紧张,提前发放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可以提前做好地方融资安排,保证地方财政正常运行,一些成熟的基础设施项目可以尽快启动,这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体现。

地方债严监管高压态势不减

2018年12月下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财政政策的基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提高效率,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减费,并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规模。这意味着2019年赤字率预计将上升,特别债务配额预计将大幅增加。

地方债严监管高压态势不减

根据海通证券研究所的数据,预计2019年新增一般债务和特殊债务的规模分别为1.02万亿元和2.25万亿元。据估计,2019年新增一般债务和特殊债务的总规模约为3.3万亿元,比2018年的2.18万亿元高出约1.1万亿元。

根据分析,地方债务的扩大和提前释放可能导致社会融资的增长速度或提前见底。自2018年以来,社会融资增速持续下降一直是牛市的主要驱动力,主要原因是非标准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承兑汇票)大幅下降。尽管央行两次改变了社会融资的范围,但仍难以改变社会融资增长的下行趋势。截至2018年11月,社会融资余额增速为9.88%,比2017年末低3.5个百分点。

地方债严监管高压态势不减

目前,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券已纳入社会融资,第一季度为淡季发行。如果特殊债券提前发行到2019年1月,社会融资增长率可能在基数效用下提前触底。据测算,如果采用原来的发行节奏,2019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增速将保持在底部波动,第二季度增速将开始回升。根据新的发布节奏,社会融资增速从2019年初开始回升,下半年继续波动。

地方债严监管高压态势不减

然而,一些分析师认为,提前发行地方债券对整体社会福利的影响有限。实体融资环境是政策关注的指标之一。今后,宽信贷政策仍将在空.实施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以匹配。未来可能仍会推出更多创新的货币政策。此外,不排除第一季度降息的可能性。由于上述因素,未来债券收益率仍将decline/きだ

地方债严监管高压态势不减

那么,在增加地方政府特别债券规模的情况下,如何确保风险得到控制呢?

从目前的政策要求来看,在与风险的艰苦斗争下,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严格、压力大的局面不会减少。

2018年12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2019年要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近日,财政部发布了《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办法(试行)》。从2019年1月1日起,各地要详细公布各类债务相关信息,包括违规债务担保的问责结果,强化监管机制。财政部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公室对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披露履行日常监督职能。

地方债严监管高压态势不减

一些专家分析称,2019年将依法对地方债务管理进行监管。一方面,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通过增加发债数量,提高发债进度和资金使用效率及透明度,可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为满足当地合理的融资需求,我们将继续加强对非法和违法债务担保的问责,化解存量债务隐患,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地方债严监管高压态势不减

中国国债协会会长孙笑侠建议,应在公开透明的相关信息基础上,加强地方债务预算的绩效管理。首先,地方债务的绩效管理应该有目标。要研究建立地方债务绩效目标和管理机制,加强绩效目标的事前评估,包括地方借款方式、限额控制、借款程序、还款方式、资金使用、融资利率等。

地方债严监管高压态势不减

其次,我们应该监控地方债务的表现。要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预算管理实行“双重监控”,形成债务风险预警、绩效修正等跟踪机制,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此外,还应评估地方债务的表现。有必要研究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反映地方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应采用地方债务绩效评估的结果。要从联动机制、奖惩机制等方面加强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并促使地方政府树立“借贷必须有效,失效必须问责”的意识。

标题:地方债严监管高压态势不减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