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96字,读完约6分钟
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快,但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与汽车市场整体低迷的趋势背道而驰。
补贴政策进入第十个年头,政策的主旨逐渐被收回。无论是已经宣布的补贴下降、允许外国品牌登陆,还是提高进入门槛,2018年都注定是转型年,这将使新能源汽车从受限购和补贴政策驱动,转向受市场驱动。
今年,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经过几年的蛰伏,汽车制造的新生力量终于集体来到消费者面前,交出了他们的第一份试卷。
然而,传统汽车公司已经看到了从新能源汽车突破行业低谷的转折点,并且已经一个接一个地扭转了局面。随着国外品牌的本土化,未来空的降价幅度将相当大,市场竞争将逐年激烈。
交付的第一年
自2009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启动国家节能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并给予补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战场已经打了近10年的激烈仗。
政策红利推动了资本的进入。2014年,肖鹏汽车和威来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随后是2015年1月进入市场的魏玛,以及近100家其他初创汽车公司。补贴奖金很受欢迎。
然而,由于汽车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这批初创企业的步伐不可能很快。新的汽车制造企业交付的第一年只有四年,按照正式交付时间,只有三家企业完成了交付,分别是威来、魏玛和小鹏。
互联网汽车制造商威来在5月份交出了第一份试卷,向内部员工交付了第一批10台es8,并于6月28日开始对外交付,尽管这份试卷比承诺的交付时间晚了三个多月。同梯队的“老牌新企业”肖鹏汽车仍在酝酿和完善其首辆上市汽车g3 2.0版。
“2018年,新汽车公司中没有人能交付1万辆汽车。”7月,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在他的朋友圈子里说了这话。
很快,威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向每一个空人喊道,威来公司可以在2018年完成10,000辆汽车的交付,他必须和肖鹏赌一把,谁输了谁就给对方一辆自己品牌的汽车。
何肖鹏欣然接受了。11月,威来汽车在合肥工厂下线了第10000辆汽车,到12月,已成功交付9726辆汽车。
魏来似乎赢了,但肖鹏汽车没有输。2018年新能源汽车库存的最大亮点是新汽车制造企业的出现,这是一场双赢的赌博。
12月27日,肖鹏汽车体验中心在全国六个城市和八家商店开业。何肖鹏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其g3于12月12日推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预订了1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州,这个新开的肖鹏汽车体验中心就在威来中心的马路对面。
逆潮流而动
相比之下,尽管汽车制造的新生力量已于2018年上市并交付,但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的逐渐转变更为自然。2018年,随着汽车市场整体低迷,新能源汽车逆势增长份额的97%来自传统汽车企业。
在12月22日召开的商务部年终工作会议上,商务部给出的数据如下:1月至11月,中国汽车销量为2542万辆,同比下降1.7%,为多年来首次下降。然而,新能源汽车继续高速增长。在头11个月,售出了103万辆新能源汽车,增长率为68%。
在103万辆汽车中,传统汽车公司已经夺走了100万辆。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去年12月,比亚迪和BAIC分别售出近19万辆和15万辆新能源汽车,而专注于新能源的柯灵成立仅一年多,从2018年1月至10月已售出逾10万辆。
未来,传统汽车公司的转型趋势将明显向新能源汽车集体倾斜。广州汽车集团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港股02238)年底刚刚竣工,一期产能为20万辆/年。预计SAIC将投资200亿元人民币,实现2020年独立和合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60万辆的目标;吉利计划到2020年将90%的汽车用作新能源汽车。
除了产业链成熟的传统汽车公司,新汽车制造商面临的强大竞争对手也有本土化的外国品牌。
2018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和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办法(负面清单)》(2018年版),放开了新能源汽车外商投资比例的政策限制。
以特斯拉为例。政策出台后,特斯拉很快获得了在中国设立独资工厂的第一张准入凭证,并宣布在上海建设一家集R&D、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新工厂。尽管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在2018年大幅下降,但前三个季度只有6710辆,与2017年2万辆的年销量相比,几乎“减半”。然而,在2018年11月底,特斯拉及时进行了调整,并宣布在中国销售的s型和x型电动汽车的价格将下调12%-26%。业内预测,在未来,特斯拉上海工厂将实现大规模生产,并估计将有一个价格降低的空室。不应低估外国品牌本土化的威胁。
批量生产测试
成功交卷的新汽车制造企业未来仍将如履薄冰。
新能源汽车的常见困难需要克服,如电池寿命和电池问题;然而,新企业的弱点需要更多的挑战。由于缺乏产业基础和赢得市场差异化的需要,研发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大规模生产和交付都面临巨大压力。即使是国际巨头特斯拉,在首次上市时也无法避免推迟交付日期的困境。
2019年,新车制造企业的销售目标和量产计划能否跟上,可以说是企业的“生死线”。几家公司在宣传2019年销售计划时风格各异。魏玛创始人兼董事长沈晖不怕压力,宣布了交付10万辆汽车的目标。威来专注于将于2019年推出的新型es6,并承诺从2019年6月开始交付。
当《泰晤士周刊》记者向何询问2019年的销售目标和量产能力时,何没有正面回答:“一般来说,交付1万辆或2万辆新车的压力并不太大。这种规模在整车规模中并不算大,但如果交付到5万台和10万台,肯定会比较困难。目前,在所有的汽车公司中,没有一种车型的年产量能达到10万辆。”
何肖鹏也坦率地说:“对于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大规模生产攀登需要3-6个月才能完成,确保稳定的质量。”这与业界的估计一致,即真正的大规模交付将等到2019年下半年,而且节奏基本同步。
传统汽车公司正在经历全面转型,外国品牌也在相互观望。2019年,经济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新能源汽车仍有无数可能性。
标题:激战新能源: 造车新势力崛起 传统车企转向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