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4字,读完约2分钟
2019年9月21日至22日,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山东青岛胶州举行。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青岛市政府主办,主题为“智能与变革的融合”。
据悉,中国人工智能大会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会议之一。为期两天的会议由一个主论坛、一个会议论坛和六个分论坛组成,吸引了来自一带一路等国内外1500多名顶尖人才、专家和行业精英,为青岛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和服务产业高地搭建了高水平的探索和交流平台。会议期间,中国人工智能会议博览会同时举行。
业内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讨论了他们对人工智能赋予新生产和新生命的看法。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意说,据估计,到2045年,世界上将有18亿无人驾驶飞行器。在这一开发过程中,有四种独角兽应用场景需要注意,即自主停车、定点取车、快速公交和有限区域无人驾驶出租车。他认为无人驾驶有望成为继中国高铁之后的新名片。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谦在大会上发言时说:“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三代人工智能。在这一阶段应该做的是纠正前两个时代的局限性,发展安全、可信和可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促进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贾斯汀·卡塞尔认为,人工智能大会在青岛举行,进一步巩固了青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我希望青岛将成为这个工业领域的领导者,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的未来。领导者。”
许多专家表示,他们愿意在青岛现场完成他们的研究项目。
“青岛是一座海洋城市。水下仿生机器人与青岛的“地气”联系紧密,前景广阔。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应用在青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硕说。
在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大会集中签约仪式上,24个总投资450.6亿元的项目在青岛签约落户。签约项目涉及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芯片R&D及应用、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等新兴产业,将推动人工智能全面提升青岛产业实力。
随着这些项目的签署,青岛将联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和培训,构建集大规模创业培训、投资孵化和运营于一体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服务体系,打造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城市,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整合全球要素资源,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和服务产业高地。(任玉泉)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0版,2019年9月26日)
编辑:张洋
标题: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青岛举行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3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