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9字,读完约4分钟
太湖石,也叫洞穴石,是石灰石经过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可分为水石和干石。水和石头被水波冲走后慢慢形成,并在河流和湖泊中被长期侵蚀。干石是在酸性红壤长期侵蚀的地质时期由石灰岩形成的。太湖石造型多样,姿态各异,通灵通透,最能体现“皱、漏、薄、透”之美。太湖石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人们在五代时期就开始欣赏太湖石,它在唐代特别流行,在宋代达到顶峰。北宋末年,“华师岗”引发农民起义,太湖石被运往当时。
一块普通的天然石头已经演变成一个承载人文美学的艺术角色。原因不一定是地理矿物的稀有和物质元素的珍贵,而是因为欣赏者赋予了这些无生命的石头一种人类的灵魂和情感。
如今,随着过度设计和刻意创造,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些遥远的“自然感觉”。就像苏联式园林的精致一样,“道是自然的,自然与人是统一的”,对于造型简单、雕刻精美的太湖石来说是不可或缺的。9月26日,向志军的沉香木创作,从设计到泥塑、素烧和上釉,到最终的提炼,用了25天的手工制作的太湖石香炉,极大地保留了太湖石最自然的形态。在此之前,太湖石香炉与拳头和一只脚的颖包含了宇宙的智慧。
高温色釉,结合富森F18龙吐香,呈现出多种云雾姿态
熟悉香之珠木耳产品的老顾客一定知道,这款限量珍藏级“富森F18陇县潘翔”是一道用优质红粘土、祁南、陇县制作的小碟。燃烧后,香气极其浓郁,散发出远而纯净、透明、细腻、无杂质的味道。
将龙涎香放入太湖石香盒中,烟会随着气流慢慢向上飘,然后从太湖石的“千孔”中飘出。当你闻到它的时候,它会变得豁达开朗,就像天河里落下的珍珠,优雅迷人,甜蜜芬芳,没有人会被它迷住。此外,由于龙涎的固香作用,洞内飘出的烟雾在太湖石香炉周围停留了很长时间,甚至处于超自然的云雾状态。因此,香至尊木耳给它起了个名字“听香看云,太湖石香炉”。
同时,2018年7月发布的300多套F18龙仙潘翔被香友带走后,剩下的几十套由我们保管,经过14个月的窖藏,这款潘翔的香味更加醇厚迷人。烧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仪式感。所谓的好香就是配好的器皿和好的香器,这才配得上这种高质量的龙吐香卷。因此,借此太湖石香炉的机会,香之尊沉香还将把“富森F18龙吐香盘”再次送到优香。不同密度的烟雾萦绕在不同形式的太湖石香炉上,呈现出不同的云雾姿态。
纯手工造型设计,独一无二
石头有两种生命:一种是物质生命,一万年的沉淀诞生在古老而漫长的地球表面;一次是艺术生活,雕刻,打磨,甚至用各种材料模仿,在心灵之间塑造和欣赏,陌生和当下。前者是自然的优点,而后者是高雅人士的兴趣所在。
在这个太湖石香炉的制造过程中,最困难的两个步骤是“成型烧制”和“上釉”。
成型和烧制:这款香炉由香之珠木耳木设计,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将泥捏和拉坯,直至烧制成半陶瓷和半瓷釉。在此期间,它将冷却2 ~ 3天并燃烧一次。如果不这样重复,就很难一次成型达到“皱、漏、薄、透”的超自然美感。
上釉:除了重复成型工艺,太湖石香炉上釉工艺灵活复杂,需要有几十年经验的师傅亲自操作。处于“半陶半瓷”状态的太湖石应先均匀上釉,然后根据此时太湖石干燥后的釉色状态,灵活地局部喷釉。整个过程应确保釉面均匀,最终釉色纯净透明。这两个过程是整个香炉制造过程中最关键的,因为它们是手工制作的,所以没有两个相同的香炉,只有一个。
我们从多种釉色中为这个太湖石香炉选择了两种颜色:阴影绿釉和黑釉。汉中东部及后期出现黑釉,釉层较厚,器皿表面凹陷处有蜡痕。太湖石,用在太湖石香炉上时非常接近自然状态,有一种淳朴的美。
然而,阴影绿釉总能给人一种闲适的快感,如玉似水,美丽清澈,情感空精神。太湖石的造型和阴影釉的色彩品质赋予太湖石香炉禅意和独特的器皿美。
香至尊陈香设计的太湖石香炉之美无以言表。
手写附言:
传统也是一种生活。
然而,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很难进入大多数人的生活。将传统文化应用于生活,是向志军沉香木在原创设计中的坚持。它将原有的传统太湖石饰品与香炉相结合,将立体的凹凸感与视觉的形式感相结合,巧妙地展现了太湖石文化,使之成为一个美丽的现代空装饰项目,使传统成为触手可及的遗产,我们期待的传承应该是生活的延续!(照片由香无上师陈香提供)
编辑:张洋
标题:“项至尊”具有突破传统禁锢的心灵手巧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