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72字,读完约6分钟
谈到1949年10月1日,许多人的记忆停留在“开国大典”的经典画面上。然而,1949年10月1日发生的事情比视频中记录的要丰富得多。
(01数据地图创建仪式)
以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为时间核心,以天安门广场为空中心的纪录片《第一天》,将于10月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部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首播,试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锁定不同的微观记忆,并在1949年10月1日用许多个人故事来谱写和“还原”中国。
(02数据图天安门广场奠基仪式)
纪录片《第一天》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发行的一部特别纪录片。整部电影由4集组成,每集持续50分钟。这部电影由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中央电视台记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和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共同制作。
(03个选定字符)
与传统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不同,《第一天》避开了传统的宏大叙事,聚焦于开国大典,聚焦于经历过开国大典的“普通人”,解读历史,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故事。据纪录片《第一天》的总导演范志远说,影片中使用的个人叙事都来自当年的历史记录和开国典礼目击者的采访或日记。为了确保“故事”叙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电影摄制组从档案馆、博物馆或私人保存的当年文物中寻找70年前的痕迹,并在纪录片中再现。
(04张工作照片)
导演范志远说,“纪录片《第一天》从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开始。70年前的一天下午3点你在干什么?”
如何回到1949年10月1日是摄制组必须面对的问题。
没有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就像历史上所有其他日子一样,应该只是日历上的一个普通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当时应该有4.75亿个人记忆,只有大约30万人参加了开国大典。
在过去的70年里,几代人一直在变化。会保留多少记忆?有多少记忆会被写进历史编年史,成为子孙后代反复背诵的“共同记忆”?70年后,纪录片创作如何选择“人物”?
根据导演小组的说法,历史应该有一个温度——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每个人的记忆,只要能穿越时间,都有它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分散在历史中的个人记忆和很少被正式记录在“历史编年史”中的个人经历,往往会跳过生命的绿色;那些生动而独特的记忆往往可以成为“穿透”伟大历史叙事屏障的重要元素——这种“穿透”并不是要摧毁既定的历史叙事,而是更像散落在岩层中的种子。它们顽强地生长,打开岩石,挣脱枷锁,这样每个注意到它们的人都会感受到历史的活力。
(05张工作照片)
我们怎样才能回到历史本身,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回到“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是怎么来的?那天人们经历了什么?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吗?那一天的记忆真的只是那些写在历史书上的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都在其中,那些关于建国仪式的珍贵记忆共同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同记忆”。
(06张工作照片)
为了了解历史,导演组开始了初步调查。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在线调查,收集关于开国大典的文字信息,超过60万字;继续阅读近百本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的日记、回忆录和书籍,撰写近36万字的读书笔记;制作1948年至1950年事件的日期表,其中“1949年10月1日”的一些事件可以精确到几分钟...尽管电影《第一天》只有200分钟的篇幅,但它承载了叙事空和故事扩展的巨大可能性。借助个人日记、回忆录、文学和文物、个人口述以及描绘“复原”人物场景的黑白草图,“第一天”努力让观众沉浸在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中。在呈现真实历史的同时,电影也积极“穿透”宏大的历史叙事屏障,使历史更加有趣和温暖。它的创新尝试“触及”历史也扩展了历史纪录片的新空叙事。
(07工作照片)
影片中展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个人日记和回忆录,如美国汉学家德克·博迪,他于1948年8月抵达北平,1949年8月离开北平。在一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北平的解放,目睹了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一系列革故鼎新的措施。从旁观者的角度,他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得到普通民众支持的原因,为纪录片的叙事增添了许多新的理念。
此外,出版界的老手张元济在1949年10月1日给毛泽东写了什么样的信?为什么故宫博物院院长马恒在1949年9月30日晚绕过长安街而未能通过?浙江大学校长朱克真在哪里改变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这部电影中充满了如此有趣的故事和人物,从微观角度为历史增添了活力。
从“微观历史”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在伟大的历史环境中观察开国大典,纪录片以1840年为起点来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从“普通人”身上挖掘历史细节。人们选择寻找经历过历史事件的普通人,而不是关注过去的伟人。有两条主要的叙事主线,一条是宏大的,另一条是短小的,这就要求叙事的高度整合,这也是《第一天》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纪录片的特点之一。
(08工作照片)
作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象征性事件,开国大典将永远被载入史册。然而,在开国大典背后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不应该忘记,也不会被巨大的历史信息淹没。有了各种各样的“记忆”和细节,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真实记忆将在第一天生动地呈现出来。在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喜悦的同时,它也试图让观众重新感受到建国仪式背后的艰辛和来之不易的和平,并为走向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而感到自豪和自豪。
(天安门广场09号)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推荐纪录片,《第一天》将于2019年10月1日至10月4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局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首映。请期待它!(央视录制频道“第一天”栏目为图片)
编者:王瑞静
标题: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第一天”在国庆节推出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