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45字,读完约8分钟
每个企业都希望有一个持久的基础,并以不朽的方式延续其行业传奇。然而,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约62%的美国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财富500强企业的寿命一般为40-42年,一般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为10-12年。然而,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统计更为严峻,只有3.9年。从繁荣到衰落,这真的是命运吗?学术界和业界都在探索企业生命延续的途径。
如何解决企业生活问题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有机生命体,具有无限的成长可能性,企业成长是一场充满无限变数的游戏,永远不会结束。正如工业革命催生了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等制造业一样,互联网也让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公司突飞猛进。许多企业在成长中可以抓住时代的机遇,通过在行业内的深度培育,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成长为行业巨头。核心竞争力的传承支撑着企业在某一行业中的地位。
然而,由于时代的机遇,它必然会面临时代的挑战。回顾工业革命以来企业的百年历史,这是最好的时刻,也是最糟糕的时刻。5G、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但它们不断冲击着传统企业的边界。行业之间原有的界限正在消失,跨越和融合成为新常态。技术的迭代重塑了工业生态,深受消费主义影响的用户的需求不再是静态的。
西方经济学中的企业进化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组织的演进、创新和路径依赖对企业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自我进化的过程中,如果企业仍然思维惯性,因循守旧,受制于长期传承下来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无法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柯达、摩托罗拉等企业错过了最好的过渡期,因为他们相信过去的实力,误判了用户需求的变化。他们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在高峰期过后就衰落了。
正如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所说,企业总是会经历一个从孕育到成熟再到衰落的过程。创业之初,充满活力和激情。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逐渐固化成一个官僚体系,失去了昔日的活力。许多成熟的企业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抓住机遇,通过产业转型进入新的产业,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它们只是跳进了另一个生命周期。随着技术的积累和业务的稳定,他们仍然不可避免地陷入官僚主义的窠臼,停滞不前,无法打破这一循环。企业的不朽毕竟难以实现。
永远活着,打破循环
《周易》说:“人生容易。”还有“好日子,绅士会努力自强”。在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中,中国人不在乎长生不老,而是无休止地追求长生不老。不朽是简单长度的延续,生命力在动态中不断涌现,就像热带雨林一样,新的生命不断涌现,或者死亡或者繁荣,但整个生态是无穷无尽的。
2019年,全球权威品牌组织BrandZ发布了全球百强品牌,中国海尔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上榜的物联网生态品牌。人们突然发现,连续十次获得全球家电品牌零售冠军的海尔,已经向物联网进行了生态转型。不同于以往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海尔的物联网转型紧紧跟随用户的动态需求,其追求的不是一次性交易客户,而是终身用户,从而驱动自身不断迭代,以个性化场景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在变化中不断创新。
传奇:海尔生态进化路线图
这份“海尔生态进化路线图”展示了海尔在探索人合一模式中的生态转型路径。海尔在家电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后,主动开辟新的轨道,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释放活力,用开放的生态孵化新品种,引领多个领域的标准制定。CSO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被授权跨行业帮助生态探索。人合一模式也是迭代式的,创造了连锁群合同的物联网管理范式,第一场景生态将真正把物联网技术带入定制的用户体验。品牌认证见证了海尔生态之路的成就。
这一过程伴随着海尔从单一功能电器到互联网络设备再到场景生态的升级。海尔智能家居第001体验店于2019年9月初在上海开业,向人们展示了未来的生活图景: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一套完整的家庭系统可以被移动,智能厨房可以连接食品供应商和营养学家。等待节点,现场点餐,提供营养计划...基于5大空房间,7大解决方案,N种个性化需求“5+7+N”
联想:海尔智能冰箱接入食品网络
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意味着企业需要随着时间而变化,突破传统的线性管理,以便及时与用户联系。早在2005年,海尔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对此有所领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人一人”的模式。通过组织变革,原来的部门企业变成了无数的小企业家,每个人都有了更大的独立性,就像创业团队一样,当每个企业都在忧郁的时候,充满活力和个人价值被发挥出来。肖伟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结合成一个生态链小群体(简称“链群”),由“增值共享”机制根据社区用户需求驱动。在连锁集团组织模式下,用户的需求可以到达R&D、设计、制造和销售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微观和生态资源,形成快速响应的合力。在完全分散化的情况下,每一个微小的创新基因都可以被激发,为整个生态系统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周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生活却是经过改革的."海尔已经经营了35年,没有像许多企业一样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产业转型的困境。它所做的就是打破线性循环,改造生态,用生态品牌在动态创新中延续活力。
突破并站起来,引领物联网模式
从产品品牌到生态品牌,海尔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自“一人一人”模式提出以来,海尔已经走了14年的这条路,其超前的思维总是伴随着不理解和质疑。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海尔取得了各种成就,这证实了当年的远见卓识。
生态转型后,海尔突破了原有的行业界限。海尔打造的宇宙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跨行业授权,孕育新的动能。现在,它连接了3.3亿用户和10万开发商,涵盖了建筑陶瓷和房车等15个行业。生态、农业、教育、医疗、服装等。,吸引了4,118个资源方,包括77个龙头企业和130多个轻型建筑陶瓷生态。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指定为工业互联网领域标准制定的领导者。
传奇:宇宙广场出现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展览会上
世界知名杂志《经济学人》深入分析了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海尔、腾讯等巨头近年来的表现,认为“终极生态品牌可能是海尔”。海尔通过彻底改变其商业模式和组织,建立了一个广泛的跨行业和领域的生态系统。新的物种不断出现在无尽的系统中,如服装网络、血液网络、疫苗网络...物联网技术深入整合到各个领域,产生新的物种。它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改造,而是创业创新的新领域和新发展模式。
世界的伟大事业必须从心开始,海尔生态转型的成功离不开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变革。《哈佛商业评论》曾评论说,海尔已经实现了管理的人性化。老子说“太高了,我不知道是什么”是张瑞敏追求的境界。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小节点和微节点都摆脱了官僚体制下来自上层的沉重压力,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潜力。
“我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建立一个平台,让更多企业家涌现出来的精神,而不是企业家本身的精神。”正如张瑞敏所说,在“天人合一”的模式下,许多企业家从海尔的生态平台中脱颖而出,自发地倡导创业和创新。截至目前,海尔的创业平台已孵化出三家上市企业、两家独角兽企业、12家瞪羚企业和数百家获得投资的企业。不要追求一个家庭的不朽,而要争取一百个。海尔模式正在改写物联网时代的游戏规则,创造新的管理范式。
"弱者使用相反方向的运动."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优势和劣势之间的转换往往是在瞬间发生的,没有哪个企业能够一成不变。海尔选择跳出原来的游戏规则,开辟一条新的轨道,在动态的迭代生态系统中无休止地生活。(照片由海尔提供)
编辑:张洋
标题:海尔的生态进化路线图:无尽的生态进化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