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44字,读完约8分钟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隆重推出一批纪录片精品,形成一个精品的国庆节目群,让观众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过程中的非凡时刻和感人故事,重温70年激情中的艰难困苦,为新时代的中国喝彩。六部主要纪录片包括《第一天》、《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们的孩子》、《中国封面》、《我为祖国唱一首歌》和《淮海战役的启示》。录制频道在每天晚上8: 00和9: 00的黄金时间向观众呈现这一视觉盛宴。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温暖了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谈到1949年10月1日,许多人的记忆停留在“开国大典”的经典画面上。然而,这一天发生的事情比视频中记录的要丰富得多。

以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为时间核心,以天安门广场为空核心,将于10月1日首映的纪录片《第一天》,试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锁定不同的微观记忆,并在1949年10月1日用许多个人故事谱写和“还原”中国。

与传统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不同,《第一天》避开了传统的宏大叙事,聚焦于开国大典的日子,聚焦于经历过开国大典的“普通人”,从“有经验的人”的个体记忆中辐射出来,解读历史,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故事。据该片总导演范志远称,影片中使用的个人叙事都来自于当年的历史记录和建国典礼目击者的采访或日记。为了确保叙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电影摄制组从档案馆、博物馆或私人保存的那一年的文物中寻找70年前的痕迹,并在纪录片中重新呈现出来。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纪录片《第一天》以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开始。70年前你下午3点在做什么?

新中国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如何诞生的?解放军第一个军乐队是如何组建的?如何做好奠基仪式的安保工作?答案将在电影中揭晓。

此外,许多珍贵的私人日记和回忆录也出现在电影中。例如,美国汉学家德克·博迪(Dirk Boddy)的日记显示,1948年8月至1949年8月在北平期间,他见证了北平的解放,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推陈出新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旁观者的角度,他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得到普通民众支持的原因。此外,出版界的老手张元济在1949年10月1日给毛泽东写了什么样的信?为什么故宫博物院院长马恒在1949年9月30日晚绕过长安街而未能通过?浙江大学校长朱克真在哪里改变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这部电影中充满了如此有趣的人物故事,从微观角度丰富了历史细节。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这座高耸的纪念碑铸就了这个国家的灵魂

纪念碑是一个国家铭刻历史、缅怀烈士的重要载体。1958年5月1日,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纪念碑成功建成,这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从1949年到1958年的九年间,中国各行各业的艺术家和熟练的工匠把他们的努力和智慧倾注在天安门广场的一号工程上,最终使她成为新中国的精神象征。四集纪录片《人民英雄纪念碑》追溯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念碑建设的历史。它以丰富详尽的档案资料和生动感人的故事,再现了九年来从国家领导人到顶尖科学家,从艺术大师到民间工匠的难忘旅程。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纪念碑的位置有争议。周总理最终选择天安门广场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主持设计的建筑师梁思成坚持纪念碑不仅要以碑文为主体,还要成为北京中轴线的和谐部分?雕塑家刘开渠接受了设计任务,为什么他要带领一个团队去参观汉代著名的霍去病墓?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座200吨的石碑是如何从青岛浮山运到北京,在天安门广场竖立起来的?林、董、吴、吴作人等。出现在电影中的,将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一起被永远记住。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中俄友谊,爱情治愈“我们的男孩”

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作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苏联与新中国之间深厚的友谊是不言而喻的。纪录片《我们的男孩》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来自黑龙江省呼玛县的3岁男孩孟60多年前被严重烧伤,被赶到苏联接受治疗。当地医院不仅挽救了孟的生命,还为他提供了近一年半的免费康复治疗。两名护士,19岁的多洛芝·基纳和16岁的费拉托·瓦,也为他捐献了自己的皮肤。2019年,孟的家人前往俄罗斯寻找当年帮助他的恩人。这部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他寻找亲人的旅程。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我们的男孩”这个名字取自孟,俄罗斯医务人员从未见过他。面对这个来自中国农村的陌生男孩,他们用无私的爱治愈了他,并为中俄友谊增添了一个美好的故事。寻亲之旅的始作俑者是孟庆余,孟庆余是的女儿,也是实习生,他想为父亲圆梦。60多年前两国之外的伟大爱情已经深深扎根于下一代的心中。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在电影中,多洛芝基纳的墓碑仍然是一张年轻美丽的脸,她在27岁时去世。孟已经从一个3岁的男孩变成了一个66岁的老人。他跪在恩人的墓前痛哭。

“阿姨,我已经找了你60多年了。虽然你走了,但你的心和我的心相连,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好意。”

我相信当每个人看到这一幕时,都会被这种血肉之躯的友谊深深感动。

中国封面,传递给世界的美丽名片

回顾共和国70年的足迹,世界是如何逐渐看到新中国的?中国向世界出版的杂志和书籍无疑是一个难得的重要窗口。纪录片《中国封面》聚焦中国外语系70年来的出版成就,引领中国出版业打开了一扇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封面》。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人民画报》、《中国建设》、《人民中国》和《北京评论》等杂志创办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其封面与新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紧密相连,向世界描绘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茅盾、萧干、叶君健、沙伯理、丁聪、爱泼斯坦这些文化名人与“中国封面”结下了不解之缘。杨、翻译的《红楼梦》、与钱钟书合作翻译的诗词、中国针灸、中国武术、三千年国画等多种语言的经典著作,以及王安忆、余华、苏童等当代作家作品的对外推介,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漫长而充满活力的中国。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在最后的浪漫中,唱一首赞美祖国的歌

纪录片《我为祖国唱一首歌》是一部生动活泼的作品,它选取了中国人熟悉的五首歌曲来构成整部电影——《我的祖国和我》、《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和《歌唱祖国》。这首歌的标题是多样性的,内容也与这首歌有关。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在这部电影中,歌曲的创作编辑被访问,以便他们能够讲述创作过程,例如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军事作家兼诗人韩静霆之间的合作;展示年轻一代对经典爱国歌曲的创造性继承,如90年代后的“天府音乐”,歌手李家一演唱说唱版的“我的祖国和我”。这部纪录片不仅传达了中国音乐家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也突出了经典爱国歌曲超越时间空的影响。在香港回归中国的那天,洛杉矶的中国人含着眼泪唱着“歌唱祖国”,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这首歌以全新的诠释触动了海内外亿万中国人的心弦。整部电影充满了深情,用许多富有感染力的细节表达了中国优秀艺术家和普通人对祖国坚定不移的爱,是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浪漫颂歌。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回顾世界末日,不要忘记“一切为了人民”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辽沈、平金、淮海三大战役取得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五集纪录片《淮海战役的启示》聚焦70年前争夺中原的大决战,通过口述历史、文献检索、场景再现和手绘动画相结合,结合珍贵的文献、档案和影像资料,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60万人民解放军怎么能打败80万国民党军队呢?他们的人数和装备显然不如国民党军队。这场在世界现代战争史上已有记载的经典战役,能给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带来什么宝贵的启示?这是纪录片《淮海战役的启示》的答案。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与以往类似题材的影视剧不同,这部纪录片不仅邀请了军事历史专家和战争见证人来分析双方的作战思路和讲述战争场景,还采访了大量参与千千农民工队伍的见证人及其后代。“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被手推车推出来的”,这有效地揭示了世界末日时的民意。影片中的故事也很精彩:国共两党的陈赓和黄炜是黄埔军校的老同学,在淮海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旅日夜奔驰12个小时,在茫茫大雪中追击敌人坦克,最终将其歼灭;朱永兰,一个17岁的前女农民工,赤脚走在雪地上,被陈毅发现给了鞋子:“姐姐,好好干,解放后我们去看你”...(中央广播电视总局中央电视台录像频道图片)

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编者:王瑞静

标题:回首辉煌岁月,赞美伟大的新中国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