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32字,读完约6分钟

陇南市武都区玉龙镇瓦房村村民正在开展“陇南农村大数据”系统认证。小红

陇南市辉县的干部去村里帮助村民使用大数据系统。(数据图片)

针对农村青壮年“不在村中组”的特点和“遥不可及、管理不善”等传统管理方式,甘肃陇南于2017年7月正式开发了“南方农村大数据”系统,将基层党建、综合治理与稳定、民族宗教、群体组织、扶贫、民生等功能延伸到每一个村庄和70%以上的家庭,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得到改善。

甘肃陇南建设“乡村大数据”系统 “高大上”科技变身农民“掌中宝”

“在做某事之前,它既费时又费力,有时我不得不看着自己的脸。现在,通过“南方农村大数据”系统,许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完成。”自“陇南农村大数据”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城关镇冯家峡村村民冯宝贤见证了从认证到主动平台,再到有事找平台的全过程,也亲身感受到了系统带来的便利。

甘肃陇南建设“乡村大数据”系统 “高大上”科技变身农民“掌中宝”

“村里的自来水有问题。村民们通过平台“领导信箱”写了一封信,并及时得到了回复;通过平台发布村里的好人好事,形成村民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村里的土特产和就业信息都在平台上发布,为村民了解信息和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渠道……”

甘肃陇南建设“乡村大数据”系统 “高大上”科技变身农民“掌中宝”

受益于“陇南农村大数据”系统的不仅仅是冯家峡村的村民。该系统在渭南市建立了一个市级门户网站,9个县级门户网站,199个镇(街道)级门户网站,3288个村(社区)级门户网站,相当于全市一次性的县、乡、村(社区)。移动互联网门户已经建立,宣传、基层党建、综合治理与稳定、民族宗教、群体、扶贫、民生等功能已经延伸到每个村庄

甘肃陇南建设“乡村大数据”系统 “高大上”科技变身农民“掌中宝”

据了解,自2017年7月底试点以来,陇南已有70多万人获得使用“陇南农村大数据”系统的认证。“大数据”不再遥远和神秘,“高科技”技术已经成为服务陇南农村发展的“掌上明珠”。

挖掘“互联网+”的新应用领域

提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2013年,龙南市委、市政府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发展战略的第一个突破口,并在全市大力推广。此后,电子商务在陇南迅速崛起,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创造了各种奇迹:荣获“2015中国扶贫创新奖”,被评为中国唯一的“电子商务扶贫示范城市”,并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甘肃陇南建设“乡村大数据”系统 “高大上”科技变身农民“掌中宝”

陇南分享了互联网的“红利”,成为时代的受益者。

市委书记孙雪涛对记者表示,“大数据是一个大战略、大机遇、大红利,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大数据的突然出现,让大数据为我所用,为大家所用,必须深入研究,必须充分部署,必须在各个层面上联系起来。”经过调查、分析和讨论,陇南市委、市政府积极寻求立足本地的突破口。

甘肃陇南建设“乡村大数据”系统 “高大上”科技变身农民“掌中宝”

陇南的城市化率只有30.2%,近70%的人口是农民。目前,大量农民外出打工,青壮年的特点是“不在村里,而在集体里”;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人口流动也很快。传统的管理方法存在“力不从心、管理不善”等问题;陇南贫困面积大,农村信息闭塞也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如何结合实际实施农村振兴战略?

甘肃陇南建设“乡村大数据”系统 “高大上”科技变身农民“掌中宝”

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借助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陇南形成了发展“农村大数据”的基本思路。

“发展‘皖南农村大数据’是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能力,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索实践。”陇南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兴华说。

让大数据“扎根”

促进大数据与人们的食品、服装、住房和日常生活的整合

开放“陇南农村大数据”系统,明确扶贫、基层党建、服务引导、农村小铺、地方服务、地方特色、领导信箱、法律服务、农业技术交流、县区板块。

“自系统上线以来,我们已经收到并回复了10多条法律援助信息。”陇南市成县司法局“陇南农村大数据”系统管理员王静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法律服务”栏目进行咨询。

该系统整合了成县法律援助中心、甘肃铜鼓律师事务所等多个部门的资源。村民有法律问题不出门,可以通过系统得到答复。”王静说。

陇南农村大数据系统自上而下提供政策信息和服务,自下而上收集和掌握社会状况和民意,横向提升村民自治能力,打造网上政策传播、宣传引导、便民服务、民意收集、民意分析、村民自治、群众监督、怀旧保留和产品推广九大平台。

甘肃陇南建设“乡村大数据”系统 “高大上”科技变身农民“掌中宝”

“南方农村大数据”系统使“高大尚”的大数据技术“落地”,促进了大数据与人民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的融合,实现了默默发展的初衷。”陇南市信息办主任陈俊表示,通过该系统,陇南各级政府部门可以打破信息壁垒,提高服务效率,让人们少跑腿,多办信息,解决工作难、慢、复杂的问题。同时,“打破”部门规章制度,建立数据互联和充分共享的新体系。

甘肃陇南建设“乡村大数据”系统 “高大上”科技变身农民“掌中宝”

为某事寻找一个系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渭南农村人真正感受到了“大数据”带来的便利,寻找大数据系统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

对于康县镇左家庄村的常驻干部段青来说,关注村民学习和使用“陇南农村大数据”系统是一项日常工作。

“这相当于建立了一个‘网上村’,村民们在这里交流学习,村干部们也将把村里开展的最新工作发送出去。”段青说,目前,左家庄村128户178人已经登记注册。

自2017年7月起,“陇南农村大数据”系统正式开发并上线。陇南市制定了每户至少一人的认证目标,组织农村干部进村,引导群众使用认证。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市注册用户超过70.9万人,占总人口的25%,覆盖70%以上的家庭,拥有智能手机的家庭基本实现全覆盖。访问量超过454万,每天产生超过10g的信息,运行非常活跃。

“我正试图在农村大数据平台上上传关于我自己的鸡蛋、皮蛋和其他产品的信息。我没想到很快会有人打电话来咨询。”

是成县小川镇小川村的一个大农民。几天前,她通过“陇南农村大数据”系统售出了2000多公斤鸡蛋。“过去,我经常跑进跑出去联系买家。现在,通过这个平台的宣传和展示,它成了主动找到我的买家。”王小云说。

易用、易用、实用是村民使用“陇南农村大数据”系统的一贯体现。这一制度在提高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促进农村振兴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发挥。

陇南农村人亲身体验了“大数据”带来的便利,认证系统化、系统化、主动化、有所发现已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

标题:甘肃陇南建设“乡村大数据”系统 “高大上”科技变身农民“掌中宝”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