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8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导报记者朱磊在济南报道

25日上午,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山东厅举行。龚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要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大省的优势,探索建设强省的新途径,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

如何发挥山东企业的优势?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是什么?青岛库特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库特智能”)总经理张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结合库特智能的个性化定制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经济导报:据我们所知,库特智能起草的中国第一个服装定制标准《服装定制通用技术规范》已经进入审批阶段;去年还承担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专项。可以说,库特智能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先驱。你认为传统制造企业如何搭乘智能制造快车?

张兰兰代表:为山东制造植入“创新基因”

张:山东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中国制造2025”给山东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创新转型、深化供给侧改革、更新模式、跨境整合都是企业要突破的方向。

张兰兰代表:为山东制造植入“创新基因”

经济先驱报: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在探索,也有很多人已经尝试过了。库特智能的独特道路是什么?有可能复制吗?

张:库特智力的“造血”重建经历了近10年。我们结合了美国3d打印的工业化逻辑和德国工业4.0的智能生产逻辑。如今,我们每天设计和生产4000套完全不同的定制产品,可以说是一条大规模的定制服装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到制造业的突破可以实现大规模、灵活性、快速反应和成本控制的深度结合。

张兰兰代表:为山东制造植入“创新基因”

经济先驱报:一个强大的制造业省离不开先驱者的探索和努力。对于处于探索期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库特智能如何带领中小企业进行变革?

张::库特智能有责任改造和提升制造业。通过数据工程的输出,“库特智能模式”的基因已经植入30多个行业的70多家企业。去年,库特智能(Kute Smart)推出了全新品牌“库特云蓝”(Kute Cloud Blue),这是一个全球性的个性化供应商品牌、公司治理品牌和个性化时尚品牌,为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提供个性化智能制造服务。

张兰兰代表:为山东制造植入“创新基因”

成员张承如:

“变道超车”需要意识形态创新

◆经济导报记者韩祖亦在济南报道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集约型创新被确立为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整体发展态势的核心,其在新旧动能转化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为此,《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济南开发区星火科技研究所所长张成如。

经济导报:山东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你认为创新的起点是什么?

张承儒:说到创新,人们很容易想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但最重要的其实是思想创新。

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这应该是我们创新的起点。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只要有新思维,就会有新技术、新产业、新形式、新模式、新趋势。顶级设计将推动商业模式和技术水平的飞跃和颠覆性创新,而不仅仅是在现有基础上改进和提高技术、行业、格式和模型。

张兰兰代表:为山东制造植入“创新基因”

根据未来,设计现在是可以实现的。例如,移动支付和共享自行车都是以前没有的东西。这种颠覆性的创新可以让山东迅速超越,涌现出一批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企业。因此,在行业、格式、模式等方面。我们应该根据未来趋势规划现在,确定顶层设计,然后引进人才,布局产业,打造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

张兰兰代表:为山东制造植入“创新基因”

《经济导报》:在创新过程中,人才是第一资源,提供关键支持。山东如何培养、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建设人才强省?

张承如:吸引人的政策、充满活力和创业热情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必要条件。人才会越来越多。

同时,应该清楚,我们介绍的本质不是这个人,而是他的使用价值。只要他能为山东的发展创造价值,各种人才引进和利用的模式都可以探讨。如今,到处都有人被“抢”,其他省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也相当优越。如果全家不搬到山东,引进人才就更难了。但是,如果我们只要求他每年在山东工作3个月或6个月,并在这里为他搭建必要的R&D设备和平台,让他能够生活和工作,不是要求一切,而是要求使用,他会得到更多的使用价值。

张兰兰代表:为山东制造植入“创新基因”

此外,我们不仅要考虑引进国外人才,而且在山东培养和留住本土人才更方便、更可行。在山东高校,政策应大力支持产学研,为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必要条件,确保本地人才流失少,加快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主要平台建设。

标题:张兰兰代表:为山东制造植入“创新基因”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