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99字,读完约5分钟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了百兴信用信息有限公司的筹建情况..该个人信用信息平台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互助协会”)牵头,将包括中央银行信用信息中心个人客户的金融信用数据中未涉及的部分,以期与中央银行信用信息中心共建全国金融基础数据库实现行业内信息共享。
根据1月4日的公告,该机构的最新信息为:“新联”正式名称为“百兴信用信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互助黄金协会持有36%的股份,包括8家获准筹建的个人征信机构,包括芝麻信用、腾讯信用和中智诚信用,各持有8%;与此同时,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拟议成员也已公布。至此,2015年1月,央行宣布完成8家完全市场化的信用数据服务机构试点,以共同基金协会为主导、8家市场机构平等参与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正式建立并逐步完善。
新体系的形成将给个人信用信息服务业带来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完善要求伴随着个人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不同类型的个人金融服务提供商和产品应运而生。这些供应商和产品在风险控制方面更依赖个人金融信用信息。与此同时,每一个学科都有很小的市场份额,在行业中完全竞争。为了行业主体的安全运行和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需要一个市场外的监管主体来引导行业形成一个统一共享的“数据库”。
央行提出的第一个方案是201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做好个人信用信息业务准备的通知》,现已成立8家信用数据服务机构进行前期准备和试点。原因是这八家机构都有一定的财务数据整合基础,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也是基于这些机构的数据。然而,在试点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2016年初,央行对8家机构开业筹备的产品模式和业务模式进行了全面评估后,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志将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强调“个人信用信息市场不能走‘先乱后治’的道路。”
问题的根源在于个人信用信息业务平台各环节的独立性能否得到保证;央行停止了市场化机构试点,转而建立了由共同基金协会牵头、市场机构平等参与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这也是确保金融安全、系统运行独立的底线。
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运行的独立性要求数据“来源”和处理过程的独立性。市场化机构所依赖的平台差异很大。他们在进行个人信用评级时使用的基础数据可能不仅包括金融信用信息数据,还包括客户在平台上留下的其他“痕迹”,如阿里巴巴的交易数据、腾讯的社交记录等。;因此,其信用评级算法和侧重点是不同的。这些差异将在未来的机构选择中给数据用户带来麻烦,并产生额外成本。目前,统一数据信息平台的确为信息用户省去平台选择的麻烦,但什么样的数据适用于所有个人金融服务平台,如何进一步制定统一的数据上传标准,如何保证数据上传的质量,确实需要平台建设者的思考,以及法律、制度和技术的大力支持。
个人信用信息业务平台运行的独立性要求数据使用的独立性。市场化机构在业务或公司治理结构上并不独立,因此相应数据使用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一方面,万存志在分析八家机构的问题时表示,每家公司都希望依靠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闭环,客观上分割了市场的信息链。如果信息不全面,下一步的风险控制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市场机构总是在非金融领域使用金融信用数据,因为他们集团的其他部门需要业务推广。据媒体报道,八家市场机构中有七家推出了自己的信用评分,并将它们与非金融生活场景联系起来。但是,信用调查和社会诚信的概念是不同的,网上和网下的信用呈现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混在一起。2018年初,支付宝在年度账单中设置默认检查“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引起争议,并因变相收集用户信息和侵犯用户隐私受到质疑。交叉使用信用信息和一般信用信息或滥用信用信息可能涉及侵犯个人隐私。央行信贷信息系统相关负责人多次公开表示,不可能一次授权重复使用、多次使用和无限制使用;信用信息产品的应用场景应该主要在信用领域。这也提醒了100家银行,他们需要在信用信息共享渠道和个人信用数据保护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除了财务安全,在这个特殊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效率。100家银行信用报告的建立和运行给了市场一个有效的预期。百行信用信息的建立,独立、全面、互补地整合了个人金融信用信息。在数据可靠、标准统一的前提下,与以往的设置模式相比,金融机构无需花费太多精力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处理,更有利于形成有序、公平的市场竞争关系,起到防范市场风险的作用,进一步使金融服务更加专业化、非标准化。同时,100家银行信用报告的操作也应满足高效率的要求。根据笔者从央行信贷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央行信贷信息系统的更新周期为一个月,所有机构都需要在每月结账日前上报信贷信息。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和相应的服务,每月更新周期是足够的,但百行信用检查的信息提供者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在时限和方式上也有一定的创新,相应地要求系统运行更快、更方便。
100家银行信用信息系统的正式建立,使人们看到了中国个人金融信用信息服务的更多可能性,当然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挑战。我相信,随着法律、制度和规则的逐步完善,中国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也将逐步完善。
标题:百行征信:有关安全与高效的重构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