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7字,读完约3分钟
凤凰网财经静楠和迪顿合影
作者:景楠
在2018年达沃斯论坛的开幕致辞中,印度总理莫迪提出了印度版的《我有一个梦想》,勾勒了世界未来的发展愿景。201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苏格兰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曾写过一本书《印度的大贫困辩论》。当记者荆南问他,印度什么时候能赶上中国?他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擅长微观经济学的迪顿喜欢用数字说话。他说:根据数据,印度远远落后于中国,所以我不会称之为中印竞争。
他对今年的经济形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显然,许多人对今年持乐观态度。毕竟,他们期待这种改变已经很久了。当然,许多因素仍不确定。今年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中寻求合作,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像中国一样倡导全球化。
关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他说,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是一件好事,我对这些努力持乐观态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带来了数字鸿沟,它会不会导致社会更加分化和不平等?迪顿认为,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因此达沃斯论坛的政治家们有必要制定以人为本的经济政策,照顾所有人,而不是少数人。
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访问达沃斯,凤凰财经问:18年前,比尔·克林顿在达沃斯发表演讲,倡导自由贸易、开放和全球化。今年特朗普将来到这里宣传美国的优先事项。过去18年发生了什么?
迪顿显然不认为在过去的18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反,他说,我不认为美国人有多大改变。事实上,特朗普当选是因为他没有真正赢得压倒多数的选票。(他赢得了更多的州选举人票。)这并不是说选民会给特朗普或希拉里·克林顿打电话,而是一小部分人有不同的意见,这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希拉里·克林顿赢得总统大选,你会说,看,18年前,是克林顿掌权,18年后,还是克林顿,难道没有改变吗?事实上,美国人并没有改变多少。当然,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确实做得不好。
美国的减税改革带来了美国人幸福的增值吗?这位擅长研究消费、福利和贫困的经济学家说,收入太低会影响生活质量,容易让人不开心。然而,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对金钱的满意度就会下降。如果减税让一些已经富有的人变得更富有,他们可能不会更快乐。
记者笔记:
在采访中,我觉得迪顿非常关心问题的定义,他不会轻易陷入附和别人的陷阱。他一边聊天一边看着手机。我问迪顿你是否使用社交媒体。他摇摇头说,我的手机很好用,我不需要社交媒体。至于他的妻子(也在做经济研究)是否会和他一起去,他笑着说她对雪山不感兴趣。在山脚下,我们惊讶地发现他能爬到海拔2590米的山上。尽管他一瘸一拐,但他保持着稳定的步伐,是一个善良温和的老人,思维敏捷,表达观点直截了当。
标题:诺奖得主迪顿: 印度要赶上中国 差很远呢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