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4字,读完约2分钟
在最近召开的2018中国医药(600056)行业新年展望大会上,许多知名医药企业领导表示,国际化是中国医药企业的战略选择,海外并购将是国际化的催化剂。
数据显示,2017年,医药企业海外并购热情持续升温,共42起海外并购,金额达727.48亿元。其中,复星制药(600196)以71.4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印度仿制药公司格兰制药74%的股权,这是中国制药企业迄今最大的海外M&A案例。据业内人士透露,2018年将是医药投资的大年,医药企业海外并购将升温。
根据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的数据,独立研发一种重型新药平均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费用高达10亿美元。除了研发成本高之外,精密医学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以及细胞免疫疗法等新治疗方法的成熟,都给传统医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并购,特别是海外并购,快速加强技术储备,已经成为制药企业的战略选择之一。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医药行业披露的M&A病例数量约为2016年的两倍,接近2015年的六倍,但大多数M&A病例的数量集中在1亿元以下。一方面,前几年的高强度M&A导致高质量M&A目标的减少;另一方面,这与M&A借壳上市审计难度加大有关。
出于对高质量目标的渴望,许多实力雄厚的大型制药公司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海外,并通过国际化提高其在医药市场的竞争力。
出去已经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调查显示,中国真正有价值的医疗创新90%以上都有海外背景,向欧美企业寻求合作和学习是大势所趋。鑫诺集团董事长任金生表示,公司走向全球的下一步应该集中在早期创新项目上。国内制药企业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最先进的技术项目。
仁福医药(600079)已经开始国际化布局。公司董事长王提到了2017年对碧玉债券的并购,并表示预计到2018年,碧玉债券在国内市场的收入将增长40%,利润将增长50%以上。
从2016年收购美国epic药业公司到2017年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安塞尔(包括贾斯珀公司)的性别健康业务部门,仁福医药不仅在美国扩大了麻醉控制药物,进一步增加了仿制药研发和海外技术引进,还成为全球避孕套市场的第二大企业。王表示:我们希望实现战略性并购.下一步,仁福医药将加强并购后项目的整合,通过国际化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但最终将立足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大型制药公司也瞄准了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上海医药(601607)集团总裁左敏表示,创新和国际化是上海医药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国内最早与强生、罗氏、ems等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合作的制药公司之一,上海制药也在非洲设立工厂出口原材料。去年,该项目在苏丹的利润达到1000多万美元。去年11月,上海制药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世纪环球(century global)计划以5.57亿美元收购康特勒马来西亚(Kantler Malaysia)的全部股权,从而加速其在医药流通领域的亚军地位。
最近,上海医药还在谈论一些新的M&A项目,国际市场、国际合作和国际M&A都在积极部署。左敏说。
标题:药企海外并购今年或升温 2018年望成医药投资大年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