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3字,读完约3分钟
对于如今热爱互联网潮流的年轻人来说,“铁西区”和“北大荒”这两个词太陌生了,很多人不再知道这两个词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关键词,现在它们都被埋在了城市的记忆中。在赞美新中国的繁荣的同时,公众开始回顾国家发展的艰辛,并意识到现在的生活很艰难。这些话再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10月11日,由西瓜影业、今日头条和吴晓波频道制作的第一部经济地理纪录片《地标70年》,将为公众打开时代发展的记忆之门,探索曾经卓越的经济地标城市的过去和现在。
创新的形式,对话的里程碑,生活是小而大
《地标70年》是第一部经济地理纪录片,采用的是当地居民拜访象征性商业人物和书写照片的呈现方式。每一个里程碑都从历史、数字和工业经济三个角度来构建自己的思想。
在谈到创作的初衷时,节目制作人提到地标之所以被选为记录时代变迁的切入点,一方面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人们对城市的共同记忆,同时,地标的形成背后一定有经济因素,这对揭示经济发展规律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节目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与中关村搜狗CEO、创业黑马董事长牛等标杆人物的对话,聆听他们作为第一人的传奇经历,还可以看到加入铁西区的广场舞大军,与当地的老人和年轻人交谈,感受地标最真实的过去和现在。还有王小川、许知远、胡海泉和其他人物,他们都将出现在节目中。
《国宝会说话》用文物梳理文明,《舌尖上的中国》用美食讲述传统文化,《地标70年》希望观众通过进入12个地标中的大大小小的人群,最终进入行业,获得对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入感知。
地标变化,揭示社会时代变化的规律
布罗代尔曾经说过,地理时间是一个缓慢流逝的时间,有时接近静止,而里程碑时间恰恰相反,它总是在不断变化。社会的成长和变化隐藏在地标的变化中。
在西瓜视频和镜头的支持下,总规划师吴晓波和制作团队走过了本已安静的沈阳铁西区,回忆起他第一次来这里时,还是一名20出头的记者,当他听到“新中国第一个国徽在这里诞生”时,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在外滩,吴晓波望着河对岸,想起了他1990年刚毕业的第一家肯德基,以及当时在对岸被称为“烂泥渡”的浦东新区,那里现在到处都是高楼。
还有“长江第一城”宜宾、杭州梦乡、金华横店、东莞后街、中关村798艺术区...吴晓波一个接一个地参观了12个中国经济地标,走进了当地人的生活,探索了这些地标在时代的潮流中或繁荣或沉寂中所反映的中国社会的千姿百态,沉淀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了这些领域发生变化的原因。
那里是你的家乡吗?这部电影中有没有触动你记忆的细节?从10月11日开始,每周五晚上8: 00,“里程碑70年”将在西瓜视频和今天的头条同时推出。在《深南大道》第一集中,吴晓波将探索“数字圣地”华强北和南山区的发展轨迹,组装手机体验华强北的“日常生活”,向观众展示深南大道是如何从一个“取货区”变成一个科技趣味区的。不要错过想探索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的观众。(照片由“里程碑70年”的主要创作团队提供)
编辑:张洋
标题:“地标70年”追溯中国城市发展的记忆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