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3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兰州1月19日电(记者李琪琪陈发明)甘肃省委近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促进绿色发展崛起的意见》,提出培育和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渠道物流、循环农业、中药、数据信息、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等十大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重生”,打造新兴产业
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认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甘肃省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工业体系促进绿色发展崛起的意见》,发出了推进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强烈信号,把生态工业体系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根据《甘肃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布局上,甘肃将以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以产业基地和资源禀赋为基础,围绕兰州新区和中部地区白兰(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整合和集聚创新要素,培育和壮大节能环保、数据信息、渠道物流等重点产业,加快石化、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的清洁转型,壮大黄河流域甘肃段。
在河西走廊地区,甘肃将重点建设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加快祁连山(600720)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文化旅游、航道物流、戈壁农业、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等特色优势产业,以核能循环利用为主,建设河西走廊干旱区绿色生态工业经济带。
在甘肃东南部,甘肃将重点加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科技支撑,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防治、流域综合治理和防灾减灾,发展和壮大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优势产业,提高农产品(00061、诊断品)生产、加工、储运的绿色化水平,构建甘肃东南部开放型绿色生态工业区域合作经济带。
同时,甘肃将通过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体系,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大工程,加快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构筑强大的生态安全屏障。在政策保障方面,通过产业规划引导、建设绿色金融体系、加强财税支持等措施,有效聚集各种要素,为建设生态产业体系提供支持。
着力从根本上改变结构,以绿色、高端、智慧为核心,以资源节约和创新带动发展,提升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水平。”省委副书记、省长唐说,这次审议通过的《意见》,是甘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撑,也是最重要、最彻底的“拿来主义”。
根据规划目标,到2020年,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总能耗的比重达到2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 中国黄河、长江、内河评价断面水质优良的总体比例将达到92.1%以上; 到2025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将显著改善,清洁生产、高效生产和低碳生产将占主导地位。
标题:甘肃出台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促旧产业“换筋骨”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