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2字,读完约3分钟

据印度快报网站报道,印度安全总局最近提议在200天内对进口太阳能电池征收70%的保护税,无论是组装成模块还是面板。据媒体报道,目前,印度约90%的太阳能电池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中国。

这不是印度最近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唯一一次贸易调查。据中国商务部消息,近日,印度贸易工业部反倾销局发布了两项公告,对来自中国的4a沸石和氟橡胶展开反倾销调查。

审视贸易赤字需要理性

印度对中国的“高压”贸易调查一直存在。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曾表示,印度是对华贸易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迄今为止,印度已对中国提起219起贸易诉讼,其中34起正在调查中。

印度工商国务部长焦达里表示,从2017年12月27日起,印度将对从中国进口的98种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包括钢铁、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电子产品、维生素A和C等。

中印贸易的发展总是有一些小的曲折。盘古智库印度研究中心研究员毛克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贸易交流中反映的表现是,印度对双边贸易失衡有很大看法。”

201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印度商务信息统计部和印度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9月,印中双边货物进出口总额为618.5亿美元,增长22.8%。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445.3亿美元。

毛克吉表示,在暂停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等原材料后,印度一直缺乏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出口产品,导致对华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值得注意的是,与贸易相比,近年来中国对印度的投资实现了快速增长。根据印度官方统计,中国是印度增长最快的外国投资来源,年投资额从2011年的1.02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0亿美元。

印度缘何对中国产品“紧盯不放”

毛克吉认为,印度一方面希望中国在当地投资,另一方面又对贸易逆差感到不满。根本原因是印度的出口疲软是由其不合理的经济和产业结构造成的。如果产业结构不及时调整,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越密切,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就越大。印度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双边贸易关系。

印度缘何对中国产品“紧盯不放”

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事实上,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七大经济体,有着共同的利益,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

毛克吉说,中印是近邻,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新兴经济体,在发展目标上是命运共同体。只有加强合作,我们才能实现双赢。理性、客观和包容的态度是两国建立长期友好关系的基本共识。

中国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李莉认为,中印贸易具有后发优势和巨大的经济互动潜力,特别是印度巨大的市场潜力需要挖掘。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扩张,其对外贸易额也有所增加,中国“走出去”企业有望从中受益。另一方面,中印产业结构互补性强,未来中印经济合作前景广阔。中国的制成品,尤其是轻工业产品,在印度非常受欢迎。目前,印度提议建造“印度制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投资和剩余的优质产能可以去印度参与印度制造业的振兴进程。印度在全球it业和服务业的领先地位对中国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此,中印两国的产业互补性很强。

印度缘何对中国产品“紧盯不放”

印度新任驻华大使乔达穆班巴瓦尔最近对印中关系的前景表示乐观。他认为,今后,加强经济合作与发展,建立健康稳定的印中关系应该是双方的共同目标。

标题:印度缘何对中国产品“紧盯不放”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