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74字,读完约8分钟

去年,银行业“30-30-40”检查刚刚结束,银监会正在加强监管。 13日晚,银监会发布了三份重大政策文件。

1.为不断推进银行业市场混乱整改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银监会决定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市场混乱整改,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市场混乱整改的通知》(第4号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2.为加强政策落实,突出工作重点,银监会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市场混乱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3.2018年整顿银行业市场混乱的重点(以下简称“重点”)。

"监管整顿市场秩序不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持久战的准备."一些银行家评论道。

看看这三份文件,我们首先概述两个要点:

首先,与2017年4月发布的《关于银行业市场混乱集中整治的通知》(5号文件,市场俗称“十大混乱”)相比,2018年升级版主要针对8大混乱的22个小项目。很明显,2018年我们将重点整治公司治理不完善、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跨金融产品风险、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益转移、非法展览业、案件和运营风险、行业诚信风险等八个方面。它基本涵盖了银行业市场混乱的主要类别和存在的问题,并分别列出了监管和履行职责的负面清单。

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第二,为了把握监管的力度和节奏,防止“风险处置的风险”,新的监管规定分为新旧两种。对于股票业务,区分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后果,给予一定的消化期和过渡期,并区别对待;对银行市场混乱整改后(2017年5月1日以后)新增的业务,严格依法监管,依法查处。然而,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新业务没有过渡期,新旧切割标准更加严格。

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以下是记者整理出的三个政策文件的要点。

第一点:“十大混乱”检查结束后:“回顾”

虽然“十大混乱”已被检查,但根据最新要求,银行业仍应继续按照“重点”进行梳理和评估,并按时提交评估报告。

根据《通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机构要对2017年“30-30”、信贷风险专项调查、“两会一层”风险控制责任落实等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2018年,清理整顿银行业市场混乱的重点,清理机构、部门和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形成“整改-评估-整改”的工作机制

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特别是各级监管机构要加强对本条线和本地区重点机构和业务的监管和指导,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银监会将在2018年下半年组织专门工作组对重点领域进行监管。

关于评估报告的提交时间,《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在汇总其分支机构评估情况的基础上,于2018年3月10日前向监管部门提交评估报告。

此外,要求各银监局开展现场检查,督促和指导本机构开展整改工作,并分别于2018年6月20日前和12月20日前提交阶段性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

要点二:“十大混沌”升级为“八大混沌”,公司治理强化为第一

在去年发布的第5号通知中,银监会重点从十个方面清理市场混乱,要求银行进行自查自纠,包括:股权与外资、机构与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诚信风险、监管与履职、内外串通违规、非法金融活动。

相比之下,这项新规定是基于“十大混乱”的强化版本。主要内容基本相同,分为八个方面的22个小项目:

第一,公司治理不完善,包括股东与股权、业绩与评价以及职业资格。

其次,它违反了宏观调控政策,包括信贷政策和房地产行业政策。

第三,影子银行和跨金融产品的风险包括四个关键点:银行间业务、理财业务、表外业务和合作业务。

第四,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主要包括不当销售和与金融消费者权益直接相关的不当收费。

第五,利益转移,包括向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转移。

第六,非法会展业,包括未经批准设立的机构和会展业,非法存贷款业务,非法票据业务,非法隐瞒或处置不良资产。

第七,案例与操作风险,主要列举了案例高发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包括人员管理不到位、内控管理不到位、案件查处不到位等。

八是行业诚信风险,包括业务运营和信息管理。此外,监督和履行职责的负面清单单独列出。

据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银监会组织了“3340”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着力整顿银行业市场混乱局面,取得初步成效。银行业发展呈现积极变化。然而,目前金融风险高发态势依然复杂严峻,银行业的股东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依然薄弱。市场混乱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没有根本改变,战胜银行业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

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从上述监管部门的反应可以看出,下一步监管整顿的重点是“股东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新版《八大混沌》的第一个问题是公司治理的不完善,包括股东与股权、业绩与评价以及职业资格。

其中,在履行职责和评估中,《要点》要求检查是否存在“绩效评估指标设置不合理,合规管理指标和风险管理指标权重低于其他指标”、“设置定期存款规模评估指标,或设置要求存款市场份额、排名或同业比较的评估指标”。

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国信证券(002736)首席银行分析师王建表示,仔细阅读该文本后,它只是银行混乱的一个总结。当银行陷入如此多的混乱时,它们自然会有盈利的动机。许多混乱的本质是打破现有的规定,赚更多的钱。因此,这张表也是过去银行业赚取额外收入的方法的总结,但现在不要学了。银行突破监管赚取更多的钱,这是由银行业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对此,除了严格的调查和严格的控制,没有其他的捷径。

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第三点:“八大混沌”的焦点是什么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银行业的一些混乱不是创新本身造成的,而是一些金融机构以创新为名进行套利,扰乱了市场秩序。在具体文件中,银监会既没有制定新的监管标准,也没有对某些类型的企业或机构实施限制。对于以套利为主要目的的“伪创新”,我们要坚决予以纠正和取缔,使违法违规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套利者无利可图。

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根据《意见》,深化银行市场混乱的整改,应遵循“深化问题导向”和“突出整改重点”的原则。

所谓深化问题导向,是指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要把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深化整顿银行业市场混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问题多的机构、混乱多的地区和风险集中的业务领域。

坚持“有针对性”的处理,检查哪些问题没有彻底调查,纠正哪些混乱是最突出的,纠正哪些方面不到位,追究哪些责任没有落实。

突出整治重点,重点是严格查处空资金脱离实际、虚拟金融体系的行为,以及“杨尹峰违规”或选择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和监管要求的行为。在把握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应着力规范股东行为,加强股权管理,促进“三会一层”依法合规运行。要重点关注影子银行和跨金融产品的风险,严格查处银行间、理财、表外业务套汇、非法杠杆、连锁和监管套利等行为。要把握依法经营的着力点,坚决消除合规意识淡薄、制度缺失、重复查处、屡教不改等通病。要抓住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关键,严格查处设立机构、经营业务、非法出售和转移利益的行为,加强信息披露和金融产品适用性管理。

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要点4:新旧切割标准更加严格。那些去年犯了逆风罪的人应该注意!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化市场混乱整治,要处理好“稳定”与“进步”的关系,在化解股票风险中争取稳定,在抑制增量风险中争取进步,合理把握力度和节奏,保留空政策,实行新老减息。对于股票业务,给予一定的消化期和过渡期,区别对待;对于新业务,要严格依法监管,依法查处,坚决防范“风险处置风险”。

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意见》还指出,要区别新旧,区分问题的性质、原因和股票业务的后果,并给予一定的消化期和过渡期以区别对待;对银行市场混乱整改后(2017年5月1日以后)新增的业务,严格依法监管,依法查处。

然而,分析师认为,打破旧的和新的标准比预期更严格,风暴模式即将开始。华创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师曲青表示,“切旧换新”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如果旧业务继续,新业务调整的过渡期已经设定,市场倾向于乐观地解读监管影响。

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但是《意见》没有给新业务一个过渡期,2017年工作评估报告于3月10日提交,2018年整改工作报告于6月10日和12月10日提交。可以看出,整改工作即将开始,将追溯到2017年5月。对于那些在去年3月30-40日整改工作开始后仍然运气好,继续扩大业务规模的机构,监管处罚可能会更严厉,整改工作的立即实施将对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

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2017年只是管理混乱的第一阶段,即控制混乱的增加;2018年,监管机构表示,“这是可以纠正的”。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深度整治工作的影响将会更长、更激烈。”曲晴说。

标题:银行业"十乱象"检查升级为"八乱象" 读懂银监会4号文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