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6字,读完约3分钟
市场参与者指出,随着流动性回归中性,“削峰”操作已经结束。从央行流动性工具的到期日、纳税期限等后续因素来看,预计央行将在年中加大操作力度,公开市场操作将变成“填饱肚子”。
连续12个工作日之后,1月10日,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并于当日启动了1200亿元人民币的反向回购交易,对冲了相同金额的到期金额。市场参与者指出,随着流动性回归中性,“削峰”操作已经结束。从央行流动性工具的到期日、纳税期限等后续因素来看,预计央行将在年中加大操作力度,公开市场操作将变成“填饱肚子”。
告别上演的“削峰”
10日,央行进行了7天600亿元、14天600亿元的反向回购操作。当日,1200亿元人民币的反向回购到期,完全对冲了到期金额。这是自2017年12月22日以来,中国央行首次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这一次,央行重启了公开市场操作,在最后一天有了一些迹象。9日,央行连续第12个工作日没有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但央行公布的流动性总量描述从之前的“较高水平”调整为“中等水平”。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一轮公开市场“削峰填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在年底释放大量财政资金。在央行持续净退出的累积效应下,流动性在回报中变得中性,公开市场操作需要适时调整。
数据显示,1月10日至20日,5400亿元的反向回购和1825亿元的mlf到期。由于纳税期在月中,央行的流动性相对集中。考虑到流动性已经收敛到中性水平,如果央行不调整其公开市场操作,流动性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据市场人士称,央行重启操作完全符合预期。鉴于短期市场资金仍较为宽松,预计同等套期的反向回购将优先考虑。预计将根据后续流动性供求变化灵活调整操作。这是一个很有可能在下周初更新到期的mlf的事件。
接下来是“填满山谷”的时刻
本月共有2895亿元人民币的多边基金将到期,其中1825亿元人民币和1070亿元人民币将分别于1月13日和24日到期。由于1月13日是节假日,1月15日(下周一)将返还人民币1825亿元。
根据市场消息,预计央行将照常更新到期的mlf,唯一的不确定因素是它是一次性更新还是分几次更新。在201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央行采取了一次性的后续行动,但在2017年12月,央行进行了两次mlf操作。
即使央行本月效仿上月的做法,效果也没有太大不同。从整个月来看,一次性续集和次续集的中期流动性不会发生变化;从当月来看,由于本月15日接近纳税高峰,如果央行选择多次更新工作,央行将相应增加反向回购操作,如果采用一次性更新,反向回购操作可能会减少。简而言之,在本月中旬,央行肯定会加大操作力度。
考虑到流动性已逐渐收敛至中性水平,下周初将处于纳税高峰期,面临反向回购和mlf到期的影响,预计央行将在下周逐步增加操作,收回净投资,分阶段进行“填谷”。
标题: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 接下来是“填谷”时刻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