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3字,读完约4分钟
“依赖天气”的传统农业正在悄然改变。四川的特种驱动养猪场配备了“黑色技术”,与人工智能(ai)相连的摄像头可以识别养猪场里的每头猪。700公里外的陕西海胜苹果园和国强瓜园也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来帮助种植。为了用人工智能养猪,阿里巴巴的云工程师在养猪场工作了71天。
6月7日,云起会议上海峰会正式发布了阿里巴巴云et农业脑,希望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融合。在展览现场,观众们品尝了用人工智能技术种植的甜瓜,并“玩”了一会儿“吃瓜人”。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是十九大报告中“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生产成本、农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平衡、疾病控制和预防等方面仍存在许多痛点。阿里巴巴云总裁胡小明表示:“人工智能必须与行业结合才能有价值。”我们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来帮助农民和企业“开出正确的药方”,实现中国农产品的“三级跳”,即更安全、更有营养、更有价值。”
“如果你今年不出去工作,明智地养猪吧。”"聪明养猪,在家照顾老幼."这些口号已经传遍了西南农村和朋友圈。康德集团、四川好动集团和阿里巴巴云的合作成为关注的焦点,也迈出了人工智能养猪的第一步。
现在,专用驱动养猪场铺设了与电子农业脑相连的摄像头,解决了人工大规模养殖的深度扩张、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问题,形成了更智能、更精细的养殖模式。据估计,今年每头母猪可以多产三头小猪,猪的死亡率可以降低3%左右。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每头猪都有自己的档案,包括品种、年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率、轨迹、免疫力等。这些数据可用于分析行为特征、饲料/肉类比例等。同时,结合声学特性和红外测温技术,可以通过猪的体温、咳嗽和啼哭来判断猪是否患病,并对疫情进行预警。
“有了et农业大脑,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每头猪的运动量,而公里数可以成为判断猪肉质量的新标准。将来,我们要的是一只能跑200公里的好猪,而不是一只200磅的猪。”胡小明说。
在陕西,万亩海胜苹果的生产资料已经集中在农业园区,每棵果树都可以单独经营。果农不再需要逐一记录每棵果树的浇水量、施肥量和施用量,然后分别记录并汇总到管理层。手机和管理软件可以实时记录和同步相关人员。通过对这些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et农业脑可以建立一套知识库,指导果农播种、施肥和栽培,并提供最优决策;还可以进行智能选址,为不同品种的果树选择最合适的水土环境。据估计,et农业人才可以帮助果农每亩地节约200多万元,整个海胜集团每年可以节约约2000万元。
国强瓜所在的阎良区是Xi安县的一个农业生产县,目前有近600户贫困户。阎良区甜瓜总产量超过20万吨,是该地区的主要特色农产品,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2018年,阿里巴巴云与Xi安扶贫办启动智能农业合作,以国强合作社为主要合作对象。国强瓜园安装了et农业脑:每个瓜都有一个二维身份证,可以监控瓜的整个生命周期,保证瓜农按照标准化的手册操作,不使用激素,让每个瓜长得长,这才是真正的“成熟瓜”。
借助阿里巴巴的天猫生鲜、菜鸟物流、蚂蚁金融服务等生态优势,还可以为实力雄厚的农户提供金融、物流和销售能力,更好地实现环节管理。普通瓜只卖1元一斤,但有技术含量的国强瓜可以卖3元一斤。现在,可追溯的国强瓜已经在天猫卖了。
将来,et农业大脑还将帮助消费者吃更健康、更绿色的食物。同一天,“甜瓜脸识别”在手机Tmall上推出,背后有相关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图像识别功能。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拍照来识别甜瓜的成熟度,这项技术有望用于其他新鲜产品。
标题:人工智能助力中国农产品实现“三级跳”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