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0字,读完约4分钟
核心阅读
外出住宿和到农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新时尚。今年2月,海南省政府发布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宅小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农村住宅小区合理有序发展。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海南采取了以奖代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开展旅游知识培训等措施,以期全面提升农村住宅服务水平。
来,快乐而方便地生活
引入服务规则,引导农村住宅服务的改善
刚下飞机,贵州游客苏丽花就在三亚凤凰机场外乘坐大巴,直接出发前往海上渔村。萧肃的旅行与以往大不相同:她没有住在高端星级酒店,而是住在三亚西岛渔村的一个寄宿家庭。
公共汽车一路开着,很快就到了渔村。萧肃不禁感叹:“从机场到乡下的渔村比想象的要方便得多!”在旅游服务公共号“天涯西岛”的路线指引下,按照路边旅游指示牌的指示,她成功找到了渔人小屋:“出发前,我甚至做好了迷路的准备。但事实上,酒店周围完善的交通引导服务打消了我的顾虑。”
萧肃住在一个渔民主题的客房里。站在阳台上俯瞰整个渔村,浅蓝色的房间装饰着海洋家具,楼下的餐厅装饰着珊瑚石,门外有一条通向大海的花径。当太阳下山时,在海滩上散步,享受夕阳。“在大酒店里,你感受不到宁静和大自然的气息。”萧肃舒服地叹了口气。
B&B的主人李小康是这个村子的一名渔民,也是一名回家创业的大学生。他有自己独特的吸引游客的方法。"提供陪同服务,并告诉客人渔村."李小康就像一个渔夫的向导,带领客人在海上看日出和日落,摘椰子,听老渔夫讲述大海的过去。“把客人当成朋友,我邀请他们在家玩,让他们来拿东西。”李小康说:
据了解,海南省去年接待农村游客951万人次,同比增长16.8%。乡村饮食生活正成为海岛旅游开发的新方向。“我们与小猪短租等网络短租平台深度合作,引入客流,并计划引入相关酒店服务规则,引导农村住宅服务升级。”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产业管理司副司长刘京闻表示,旅游局正与网络短租平台合作,推出一系列海南农村民居微电影,提升农村民居整体旅游形象。
刘京闻告诉记者,海南版的《农村住宅服务指导规则》将于7月正式实施,该规则将划分农村住宅服务的服务水平,实行奖励而非补贴。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农村住宅服务将获得政府奖金,以鼓励全方位提升农村住宅服务。
政策底部的融资创新
建立担保机构,向农村地区倾斜贷款,引入小额信贷
两年前,琼海市嘉吉镇边村村民王琪青(音译)想在他的荔枝园和菠萝园建一个旅游寄宿处。看着完成的设计图,他无能为力:他的家庭储蓄无法支持基础设施的资本需求。今年年初,王琪青的农业旅游项目顺利启动,荔枝和菠萝寄宿家庭正在从图纸变成现实。" B&B可以按计划开工,银行贷款帮了大忙."王琪青说道。
去年底,王启庆向邮政储蓄银行琼海支行申请农村信用贷款。经银行评估,资金用于乡村工业旅游开发,王琪青成功获得了500万元的项目贷款额度。"贷款向农村倾斜,全力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邮政储蓄所琼海支行行长罗说:“乡村旅游发展贷款从审核到贷款,最早需要3到5个工作日。”
“农村住宅管理主体小,必须创新投融资模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员胡德志告诉记者,海南省政府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农村基础设施信贷,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使用权、经营权、收费权和特许经营权等担保创新贷款业务。
胡德志表示,政府对重点项目和农村居民贷款建设项目给予贴息贷款。政府鼓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者通过互助、联合保险等方式实现小额融资,并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和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中小旅游企业贷款担保机构。
培养人才创新的理念
该村成立了“B&B班”,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要促进农村住宅的发展,必须解决“人”的问题。海南鼓励社会各界回乡创业,把培养一支管理好、素质高的留守家庭队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白沙黎族自治县罗帅村毗邻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风景优美。旧村改造后,村民的房子风格新颖,民族特色鲜明,许多游客来此参观。然而,山村长期封闭落后,村民缺乏管理知识:“我从来没有住过酒店,什么是寄宿家庭?我不知道。”村民王广强(音)仍然记得,他第一次听到“B&B”这个词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当时他很友好地待在了其他地方。
村民的知识和技能落后,到村里投资旅游业的企业在招聘工人时经常遇到困难。“公司投资建设了车站、步道等配套旅游设施,但很难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天涯站罗帅村旅游项目开发公司负责人严曼玲表示:“城市人很少在农村工作,农村缺乏能够经营和理解旅游管理的人才。”
去年,罗帅村、天涯站旅游项目开发有限公司和三亚技师学院达成合作协议,设立村级旅游服务与管理教学点(寄宿家庭方向),对当地村民进行酒店管理、乡村旅游等寄宿家庭管理知识的培训。大学老师将每月在村子里讲课一次。完成三年学制后,受训者将获得国家承认的中专技术人员文凭。目前,B&B的班级已经正式开始上课,当地年龄最大的村民都快50岁了。
经过培训的村民基本上可以满足周边旅游企业的就业需求。裴曼玲说,村民可以直接去酒店实习或就业,乡镇企业可以培养当地的旅游人才。但是,从长远来看,乡村旅游和民宿接待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来支持。
“培养乡村旅游人才是一项长期工程。”三亚技师学院罗帅教学点主任顾认为,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最终将导致农村产业的升级。掌握旅游知识和技能的村民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的就业需求,还可以成为农村发展的领导者。
人民日报(2018年6月6日06版)
标题:乡村民宿 怎样点亮海岛游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