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0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子论坛“2018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研讨会”上了解到: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已有72家期货经营机构结对扶贫,签约103对。帮助协议、因地制宜准确帮助、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产业链整体”服务、专业知识培训等。,并探索创新的“保险+期货”等。
2016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扶贫战略的意见》,支持和鼓励期货经营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扶贫战略。其中,建议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优先开展“保险+期货”试点,提高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适当减免期货经营机构开展“保险+期货”试点的手续费。
据了解,目前,各期货交易所已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开展“保险+期货”试点,保障农民收入,促进行业发展。据统计,这三个交易所共资助了58个国家级贫困县,资助资金1.2亿元。
以前期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为例。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橡胶农收入下降。许多橡胶农已经成为贫困家庭,他们开采和保护橡胶的热情下降,这严重影响了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为此,海南证监局在大力推进实施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扶贫业务。2017年,该项目为五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乐东县的6145名橡胶种植者提供了1.79亿元的风险保护。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全年支付307万元,惠及4004个橡胶农户。
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政府对“保险+期货”模式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5月28日,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通知,鼓励金融支农服务创新,对金融机构给予金融支持。通过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的制度安排,进一步调动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扩大试点范围,服务三农。
《人民日报》(2018年6月5日,第10版)
标题:保险+期货 金融惠“三农”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