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36字,读完约1分钟
开放电力销售市场是降低企业能耗成本的“组合拳”招数之一。从四川的实践来看,引进多家售电公司为实体提供售电服务,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多元化的电力销售主体“鱿鱼入市”刺激了市场活力;对于参与电力销售的公司,他们可以获得1000亿电力改革红利的一部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用电成本降低,能源更加充足。
电力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市场形成的初期,价格战问题开始出现,一些企业甚至将售电价格推至成本价以下。
事实上,以最低价格中标的问题在许多行业都受到了批评。这种追求最低价格的机械接力棒,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诱发“恶钱驱逐好钱”:一些重视质量控制的企业被排除在外,而一些恶意竞争、不重视质量和服务的企业则被选中。
如果仅以最低价格作为中标的参考,售电市场也可能走上恶意竞争的老路。
如何解决“只有低价才是从属”的交易困境?从其他行业的实践来看,我们可以降低价格的权重,增加参考指标中其他因素的权重,如引入售后服务作为综合评价的参考因素,引导企业合理报价。同时,要形成行业成本价格体系,防止恶意低价竞标。
目前,电力销售市场仍处于成长期,借鉴和引进相关经验,及早避免恶性竞争,将有助于电力交易市场长期稳定运行。
《人民日报》(2018年6月5日,第10版)
标题:市场放开需防无序竞争(点睛)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