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1字,读完约4分钟
商务部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18年绿色回收消费工作的通知》指出,2018年,商务部将在继续实施中创建绿色商场,大力发展绿色餐饮,积极推进绿色采购,努力推进绿色包装,不断推进绿色回收。商务部将在绿色商场开展塑料袋减量工作,大力倡导绿色商场减少塑料袋,引导绿色商场加大“减塑”力度。
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今天,当“限塑令”已经实施了近10年,当你消费的时候,你会带上自己的购物袋吗?
自备购物袋正变得流行起来
塑料购物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耗品。中国每年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尽管有些人抱怨“限塑令”的影响,但大多数消费者现在在超市和农贸市场都带着购物袋。
在购物高峰时段,记者随机观察了20名在大型连锁超市结账的消费者,其中18名消费者自带购物袋,占90%。
在采访中,64岁的李阿姨笑着对记者说:“我去超市或菜市场的时候,通常都带着自己的购物袋。”首先,它既方便又环保;第二是省钱。超市购物袋通常每袋0.3元。”
从事教育行业的周女士说,现在国家提倡环保,对于消费者来说,少用购物袋是保护环境最直接的方式。同时,这样做也为学生和他们的孩子树立了榜样。“我通常自带购物袋。今天因为碰巧路过超市,我主动买了点东西,所以没时间准备。”一位买了超市塑料袋的中年男子尴尬地告诉记者。
这不是巧合。对于90后的小霞夫妇来说,通常有两种情况是否要自带购物袋:第一,周末是“有备而来”,即会提前准备好购物袋,购买大量的食物和日用品;第二,当你下班后或周末去超市时,你可能不会在这个时候准备购物袋。如果你买东西,你会花钱买一个塑料袋。
绿色消费需要一起推广
不仅是一次性塑料袋,而且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快递和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塑料饭盒和塑料包装的消费量也在迅速上升,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新的压力。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焦旭东表示,塑料废弃物将造成石油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多重环境污染,同时,塑料废弃物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
对于近10年来实施的“限塑令”,焦旭东认为,国家政策的初衷是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逐步减少“白色污染”。然而,出台一项政策并不能一下子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有必要从多个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共同推进顶层设计:在政策层面,国家需要从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利用等环节发展整个产业链。“一揽子”绿色消费政策;在市场运作层面,要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可持续的市场导向机制,激发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积极性。只有让各类企业赚取“市场利润”,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遏制塑料袋的使用;在社会宣传和消费者层面,我们应该真正激发他们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的热情,倡导绿色、循环和低碳消费。
焦旭东表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自身素质也在逐步提高,而市场上到处都是自带购物袋的现象就是对“限塑令”有效性的最好诠释。如今,商务部作为绿色流通和消费的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企业、消费者和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消费,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标题:绿色消费渐成风尚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