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2字,读完约4分钟
周英刚
3月26日,人民币原油期货成功上市,这是贯彻落实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两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创新时期中国金融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
中国原油期货的前世
自1993年3月以来,前南京石油交易所和前上海石油交易所相继推出石油期货合约,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推出原油期货的国家。然而,一年后,国家改革了石油流通体制,早期期货业的发展并不规范。中国的石油期货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于1994年暂停。
中国原油期货计划在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2014年12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2015年6月,正当原油期货进入上市前的最后准备阶段,股市的异常波动使得原油期货被搁置。
现在,人民币原油期货作为中国推出的第一个国际期货产品已经成功启航。正如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所说:“原油期货是非常重要的期货产品,涉及经济的方方面面。它们会在国际平台上影响国外市场,准备时间很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现在正是时候。”
中国原油期货的机遇与挑战
人民币原油期货的推出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2017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原油贸易只是被动地接受其他原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这种“我的原油和他的定价”急需改变,迫切需要一个本地的原油期货市场来提供定价基准和工具,以规避原油交易的风险。
同时,人民币原油期货有利于完善现有的国际原油定价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目前,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导着国际原油的定价权。人民币原油期货的定位是亚太地区原油贸易定价的基准,人民币原油期货将推动人民币的形成,这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个里程碑。
当然,人民币原油期货也面临许多挑战。美国等竞争对手不仅担心中国原油期货会削弱其在国际原油定价中的主导地位,还担心石油人民币会动摇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因此,国际原油定价权和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之间的双重博弈将是激烈的,特别是在允许国际投资者参与的情况下,人民币原油期货市场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可能出现异常波动。
人民币原油期货也面临监管挑战。中国的股指期货是一个值得总结和借鉴的教训。在2010年4月上市的初始阶段,中国股市只是持续下跌,因此有人将其归咎于此。在2015年的股市崩盘中,一些人甚至认为暴跌的罪魁祸首是股指期货,因此他们不断加强对股指期货的监管。然而,防止过度投机的监管往往会将投机性交易过度排除在市场之外,使得股指期货无法正常找到履约价格。
基于深入分析的金融监管面临挑战
正确合理的监管是中国原油期货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避免监管防止过度投机走向另一个极端?中国人民银行新任行长易纲曾指出:“当我们进行定量分析时,结果可能与我们的直觉和印象不同。因此,我认为深入分析非常重要。”
在这方面,作者与现任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的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校区)隋文帝教授和中山大学杨子辉教授进行了合作,并在权威的《国际期货》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中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并不是当时中国股市持续下跌的原因,尽管很多人都这么认为。这篇论文被广泛引用,充分说明了深入分析的重要性。
深度分析对于刚刚启航的人民币原油期货尤为重要。隋文帝教授最近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指出,旨在抑制原油期货市场过度投机的高仓储成本,可能吓跑有利于原油期货市场发展的理性投机者。人民币原油期货首日开局良好,值得庆祝。但是,如果交易数据没有经过认真、全面的分析,没有用科学的态度和国际的眼光进行比较,就不会有潜在的隐患,从而可以在未来得到有效的改进。因此,我们应该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应对金融监管的新挑战。(作者是厦门大学教授)
标题:新时代的中国原油期货 开启金融改革开放新格局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