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1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苏

通讯员李元贝

初春的雾霭中,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来到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著名的茶山南麂山古石村。在一栋新建的房子前,年轻的主人热情地迎接他。他告诉记者,他叫梅内尔,今年30岁。他是这个村子里的哈尼人和达尼人。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信用社的支持下,新盖了一栋800平方米的房子,生产的茶叶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少数民族乡的脱贫密码

曼儿解释说,他的家庭过去很穷,他的父母又老又病。近年来,在信用社贷款资金的支持下,他注册成立了茶叶百珍茶业有限公司,采用“基地+农户+公司”的经营模式,从合作农户购买茶叶进行初级加工,然后销售给外界,促进了南麂山周边茶叶的发展,增加了合作农户的收入。现在,他已经在附近的村庄建立了近20个茶叶初级生产中心,这使得南麂山成千上万的贫困村民在没有农药污染的情况下种植茶叶。

少数民族乡的脱贫密码

村主任泗江告诉记者,南麂山村有1120名村民,他们都是少数民族。赚钱后,梅内尔积极捐钱给村里,修路和做公益事业,并在假期给村里的穷人和孤独的老人红包。当勐海农村信用社协会主席朱建刚问梅内尔有什么困难时,梅内尔说他很快就要开始收集春茶了,他正在筹集收购资金。今年,他需要大约600万元的资金,并希望信用社能给他更多的支持。下一步,信用社将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少数民族乡的脱贫密码

勐海雨林古茶馆茶叶有限公司也获得了扶贫再融资基金的支持。2013年公司成立时,勐海信用社以8%的初始利率向其提供了2000万元的信贷。随着特殊行业扶贫模式的不断发展,辐射效应日益显著。今年3月,勐海县信用社以优化扶贫再融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试点工作为契机,以“土地证抵押+仓单质押”方式向雨林古茶馆发放2000万元流动性贷款,主要用于购买春茶原料,贷款利率下调至4.75%。

少数民族乡的脱贫密码

如今,公司已在西双版纳茶山各村先后建立了122个茶叶初级生产中心,覆盖300多个村庄,惠及4000多名贫困人口,贫困农民人均年收入提高到近1万元。结合山区特点,公司还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建立体验式休闲茶园,开展“寻源之旅——茶山之旅”旅游,积极为周边村庄的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它实现了金融机构、企业和贫困家庭之间的文件和卡片双赢。

少数民族乡的脱贫密码

随后,《金融时报》记者来到位于云南省最南端、与老挝和缅甸接壤的西双版纳勐腊县进行采访。勐腊县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赵明山告诉记者,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该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勐腊县支行申请扶贫再融资资金8.7亿元,其中发放给已建卡贫困家庭的贷款3022笔,金额1.9141亿元;全县共使用再贷款扶贫资金6.246亿元,增加了250万元的贫困户持卡年收入。

少数民族乡的脱贫密码

勐腊县首个“辐射带动扶贫再融资示范点”——勐腊焰炟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在扶贫再融资支持下快速成长的典型范例。这家合作社主要从事养牛和销售。2016年,它被县政府认定为向贫困家庭提供牲畜的示范点。中国人民银行勐腊县支行积极引导勐腊县农村商业银行采取“扶贫再融资基金+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向合作社发放扶贫贷款140万元。目前,该协会已带动四个周边傣族村民小组发展了18个养牛户(包括8个贫困户),共计290头牛。

少数民族乡的脱贫密码

中国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地区中心支行行长李锦彪表示,西双版纳有两个贫困县,勐海和勐腊。这两个县有三个地方企业金融机构使用扶贫再融资。中国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中心支行采取加强组织领导、争取扶持政策、加强窗口指导、开展调查核实、加大额度支持等五项措施,加大扶贫再融资在贫困县的分配力度,优先满足设立贫困户、辐射贫困人口的涉农商业组织的信贷需求。截至2017年底,西双版纳扶贫再贷款余额为7.85亿元,共有12786名已办卡的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受益。

标题:少数民族乡的脱贫密码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