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9字,读完约3分钟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稳步进步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从现在到第二?两个?200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未来三年,中国社会将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不久前,笔者和所在单位的30多名同事借春节返乡之机,对15个省市25个城市的912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人们心目中的“全面小康社会”正在悄然到来。

感受奔向全面小康的脚步(新论)

在消费方面,“高科技下乡”和电子支付的普及反映了中国基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农村,十多年前被视为奢侈品的汽车和笔记本电脑更为常见。7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收入在过去一年有所增加。电子商务平台在乡镇蓬勃发展,网上购物成为农民的日常消费方式。在乡镇,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障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医疗保障+科技产品”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基层生活的美好图景。

感受奔向全面小康的脚步(新论)

在教育方面,“留学回国潮”反映了中国人留学心态的巨大变化和对中国未来的信心。数据显示,2017年,回国的国际学生人数首次超过出国学生人数,首次出现“返校盈余”。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倾向于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更重要的是,在早年,大多数出国留学的人都想去国外工作或移民海外。但是现在,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开阔眼界,丰富生活,增强回国就业的竞争力。对于新时期的中国家庭来说,海外教育不再是改变他们命运的跳板,而是增加人力资本竞争力的手段。

感受奔向全面小康的脚步(新论)

在环境方面,如何维持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蓝天防御战”,仍然牵动着人们的心。在我们的调查中,许多人称赞当地的环境很好。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将依然突出。因此,任仲要巩固环境治理的成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继续全面推进清洁能源结构、机动车低碳化和精细化城市管理。与此同时,我们将加强本地区烟雾防治的协调和联动,完善监测网络和调查评估机制,努力使环境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期望。

感受奔向全面小康的脚步(新论)

在旅游方面,“免费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这表明中国人正在熟悉世界,探索整个世界。在面对面的问答调查中,我们发现近一半没有出国旅游的人计划出国,而且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免费旅游”。在出国旅游的人中,“免费旅游”约占75%。“免费旅游”的趋势反映了中国人旅游行为结构的巨大转变,这也意味着中国人将更加深入地拥抱世界,更加大胆地认识世界。更有趣的是,人们更倾向于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欣赏异国风情,这不同于以前的观光、拍照和购物之旅。

感受奔向全面小康的脚步(新论)

在住房方面,“房子是为了生活”的概念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而且大多数购买都来自于需求的提高。据调查,"房地产投机时代"的热潮已经消退,"渴望改善住房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在房地产方面,专业机构已成为居民投资的首选,投资心态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投资财务管理,投资环境更加优化。

感受奔向全面小康的脚步(新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特别是看到消费、教育、环境、旅游、住房和投资等领域发生的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正在夯实。从“物质文化需求”到“美好生活需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这些微观迹象告诉我们,全面小康社会正在迅速向我们走来。

感受奔向全面小康的脚步(新论)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执行院长)

标题:感受奔向全面小康的脚步(新论)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