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84字,读完约5分钟
事情是这样的。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网站2月28日发布的数据,香港201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6,626.37亿港元,按2月28日的中间价港币/人民币计算,相当于约人民币21,529.55亿元。
根据深圳2017年发布的经济数据,2017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22438.39亿元。
当广州的生产总值由“北至广州、深圳”变为“北至深圳、广州”后,深圳的生产总值再次超越香港?城叔有惊无险,如题,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深圳的前进吗?
深圳统计局随后回应称,按照当天的汇率进行计算是不客观的。应根据2017年的年平均汇率计算。目前,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还没有超过香港。然而,“深港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事实上,外界早就预料到“深圳gdp超过香港”的可能性,人们只关注何时会被超越。
让我们看看它是如何计算的。
汇率是关键
根据深圳统计局的回应,计算错误在于汇率。
根据香港统计局官方网站提供的汇率,以2017年人民币对1.1552港元的平均汇率为基础,香港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3,049.14亿元,比深圳去年的22,438.39亿元少610.75亿元。
虽然还没有实现超车,但差距已经进一步缩小。根据统计局的分析,与2016年的数据相比,差距缩小了一半以上,从2016年的1305亿元人民币降至2017年的611亿元人民币。
有人将深港gdp增长差距的缩小归因于两个近期因素。
一方面,较高的人民币汇率使香港的国内生产总值几乎“贬值”;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年)提出的“将研发支出纳入国内生产总值”,2017年深圳在R&D的投资超过9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3%,远远超过了广州和香港。加上研发支出后,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额猛增。
2018年1月17日,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8年,深圳将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8%以上。据媒体报道,香港经济在2017年实现3.8%的增长后,预计只要外围没有出现重大突变,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3%至4%。
根据这一增长率,深圳有望在2018年正式超过香港。
产业结构与时俱进
1980年,正式成立深圳经济特区。当时,香港是闪耀全球的“东方之珠”,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亚洲四小龙之一。
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特区,38年前,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9亿元人民币,而香港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89亿美元。
从那以后,每个人都熟悉这个小渔村反击的励志故事。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深圳得到了充分体现。深圳制造是中国制造背后不可或缺的。深圳从材料加工、电子产品组装、服装加工生产开始,在利用外资的浪潮中,逐渐成为港澳台及外资大型企业的制造中心和供应链中心。特别是与香港形成了强有力的互补发展关系,逐步承接了香港大部分加工制造业的转移。
在制造业确立优势并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后,深圳开始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深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并实施了生物、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七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据深圳市统计局统计,2017年,深圳新兴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增加值达到9183.55亿元,增长13.6%。其中,互联网产业增加值1022.75亿元,增长23.4%,生物技术、节能环保、可穿戴设备、航空空航天和健康产业也有较高增长。换言之,这些高技术含量的第三产业占深圳国内生产总值的40.9%。
“中国第一制造商”李大为说,“如果你的公司是做五金的,你必须去深圳。”这是全世界制造商的声音。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已经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1100万企业家的故乡,华为、中兴、腾讯和大江的发源地。
深圳和香港也将健康竞争
与此同时,香港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资产不断膨胀。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香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以上,但这一指标在过去五年里有所下降。工人阶级和青年人的就业机会有限,因为香港的工业结构单一,就业市场不能多元化。
一直以来,人们都说“随着工业配套部门的完善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很多内地城市已逐渐走在香港的前面。”相比之下,香港在某些方面有所削弱,其传统竞争优势消失了,特别是在制造业。制造业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1%,服务业占93%。”
然而,深圳不只是坐以待毙和放松。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了深圳的九大缺点。每一个缺点都是制约深圳向更高发展的关键。
首当其冲的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尽管目前深圳实体经济保持了良好健康的发展势头,但由于空资源短缺、成本过高等多种因素,深圳实体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受土地成本、工厂租金、员工工资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内地强有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深圳相当一部分企业“率先”有计划地在深圳、内地、印度、东南亚等地进行产业转移。
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市第二、三产业比重为39.50: 60.4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700.43亿元,同比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11785.88亿元,同比增长10.4%,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当时有意见认为,深圳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已接近临界点,制造业不能后退。
标题:2017年深圳GDP首超香港?但这个信号应当警惕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