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2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改革创新的意见》。2月28日,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介绍《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

陶凯元说,《意见》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全面加快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制度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解决举证难、赔偿低、周期长的问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专利法和著作权法执法检查的报告》指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存在“举证难、赔偿低、周期长”等问题。陶凯元表示,《意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全局性、体制性和根本性问题,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司法公信力。

中国法院打造争端解决“优选地”

据统计,2017年,全国法院知识产权一审案件首次突破20万件,同比增长40.36%,创历史新高。

陶凯元说,司法是保护知识产权最有效、最根本和最权威的手段。《意见》将“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意味着保护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这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促进大众创业和创新,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中国法院打造争端解决“优选地”

统一知识产权审判标准

《意见》要求实现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专业化、管辖集中化、程序集约化和人员专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审判标准不一致、诉讼程序复杂等制度性问题。

陶凯元透露,自司法解释制度建立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制定了36项知识产权司法解释。“目前,计划中的知识产权司法解释约有10个,计划每年推出三到四个。项,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制度。”他说,司法解释为促进知识产权法的准确有效实施提供了规范,也为下级法院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了更清晰的依据。

中国法院打造争端解决“优选地”

此外,《意见》中提出的“完善知识产权案件指导制度”作为统一判断标准的途径之一,也备受关注。据报道,截至2017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92件指导性案例中,有20件涉及知识产权,占总数的1/5以上。“对于这种指导性案例,我们要求下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参考。”陶凯元说。

中国法院打造争端解决“优选地”

创建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方案“最好”

"努力使中国法院成为当事人信赖的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构."陶凯元说。

陶凯元说:“与铁作战很难。”。如果我们想成为“首选”,我们应该依靠高质量的试验。《意见》着眼于审判制度现代化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积极构建资源优化、运行科学、高效权威的知识产权专门审判体系,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整体利益、精通法律、熟悉技术、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产权审判队伍,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知识产权司法事业的新要求、新特点。

中国法院打造争端解决“优选地”

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为例,陶凯元表示,目前法院受理的案件有30%是涉外案件,其中很多涉及双方当事人。“这从一个方面表明,海外当事人和权利人比以前更愿意选择前往中国,特别是向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

标题:中国法院打造争端解决“优选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