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7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左永刚
近年来,由于部分股票业绩变化、金融去杠杆化、美股下跌等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a股市场持续下跌。然而,许多因素,如在保持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定的同时取得的进展和资本市场生态环境的不断净化,仍将在中期内支撑a股市场的改善。
上交所证券研究协会副会长曹骏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本轮a股市场下跌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的剧烈震荡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与国内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年度业绩损失前的时间相吻合,个别上市公司的业绩发生了变脸,影响了国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信心。
曹骏表示,从长期影响来看,这一轮a股市场下跌将有利于回归的投资来源,也是回归在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对其股票市场进行合理估值的契机。同时,通过市场震荡教育投资者风险意识,有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市场参与者还认为,近期a股市场的震荡调整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信托计划的杠杆降低相关政策的预期影响和股票质押的预期风险。
自2015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环境更加严格,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逐步化解."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表示,政府在控制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不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年来,严格的金融监管净化了市场环境,有利于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从宏观上看,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推进,中长期内将形成高质量的增长周期。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建辉认为,目前,创新驱动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消费需求发展迅速。中国经济的一系列结构调整将引发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这将为金融服务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有金融机构体系需要继续完善和优化,以支持下一阶段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黄建辉认为,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升级伴随着金融资源从重资产产业向轻资产产业的转移,即产能落后的产业应该“去杠杆化”,科技创新、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杠杆化”。
黄建辉建议采取系统性措施,推进金融供给面结构改革,打造优质金融,服务优质发展,有效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他认为,通过“引入有效制度、转变监管职能、打破供给约束、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市场效率”,优质金融可以服务于优质经济的发展,有效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围绕七个重点领域,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标题:A股震荡调整隐藏中期向好因素 业界认为不必担忧系统性金融风险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