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8字,读完约4分钟

走进甘肃省靖远县北湾镇新平村的蔬菜大棚基地,路边散落着一排排的太阳能大棚。黄瓜种植者贾家强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两年里,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和引导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来支持我们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我种了两个大棚黄瓜,每个大棚黄瓜的最低收入是每年3万元左右。”

移民村的新气象

2013年,定西市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后,1690户7713人受灾,转移到北湾镇新平村、富平村,其中1015户4601人为贫困户,他们都办了卡,贾家强是其中一员。

为了帮助拆迁户脱贫致富,靖远县为每个日光温室发放了3万元的补贴资金,靖远农村商业银行向农民发放了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有效解决了缺乏工业发展资金的群众的实际困难。“有了这8万元,我们的负担真的减轻了。我过去在家外面工作,挣不了多少钱;现在你有了一个温室,你就可以真正和平地生活和工作了。”贾蔷说。

移民村的新气象

目前,靖远农村商业银行已向160名移民发放贷款1122万元,支持他们建设83个太阳能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正成为他们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的“新引擎”。

近两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白银市支行抓住了帮助移民“脱贫”的关键——特色产业,利用好扶贫再融资政策,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增加扶贫信贷,支持移民村培育发展太阳能温室、水产养殖、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帮助贫困家庭增收脱贫。2017年,本行向靖远县发放2亿元扶贫再融资。其中,靖远农村商业银行利用扶贫再融资资金,向北湾镇富平村和新平村316户贫困家庭发放贷款2200万元。兰州银行靖远支行向两个村的232户贫困户发放了1160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

移民村的新气象

“光伏屋顶并网电站给我家带来了9000元的年收入。我不能让我的妻子出去工作,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我可以放心地在外面工作。”来自富平村的移民李培仁说。

去年年初,靖远县在北湾镇富平村和新平村建设了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以促进全村脱贫。按每户6.0千瓦装机容量安排移民1690人,总装机容量10478千瓦,电网企业全额购电并主动垫付补贴资金。

为了尽快启动光伏扶贫项目,解决部分贫困家庭的资金缺口,在中国人民银行白银中心支行的指导下,靖远农村商业银行及时开辟了绿色通道,简化了工作流程,制定了项目融资计划。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数据收集、客户评级、信贷发放、审批和交付的整个过程。本行按基准利率发放贷款1080万元,支持153户移民开发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屋顶并网电站每年可为1690户拆迁户增加约8000元的收入。

移民村的新气象

光伏扶贫项目增强了移民村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极大地解决了异地安置致富问题。“金融+光伏”的新型扶贫模式正在帮助移民村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

新平村33岁的农民徐小静(音译)是一只著名的大盘鸡,她的生意蒸蒸日上。徐小静感慨地说:“我以前搬来这里的时候,存取款都要到县城15公里以外的地方去。现在农村商业银行的便利金融服务点就设在门口,不再需要取钱存钱了。我跑到县城。”

移民村的新气象

为使新平村和富平村居民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有效改善金融服务环境,中国人民银行白银市支行引导并鼓励靖远农村商业银行在两个移民村各设立一个便捷的金融服务点,为村民提供存款、贷款、提现、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等金融服务。2017年,两个服务点共处理交易6696笔,交易金额866.35万元。

移民村的新气象

从促进移民村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光伏扶贫项目启动,到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开辟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一幕是金融支持移民村脱贫致富的缩影,也是地方财政部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

时光飞逝。与我们2015年第一次搬家时的情况相比,今天的移民村是另一个繁荣景象:院子里不时传来笑声,院子里有蓝色的瓷砖和白色的墙。随着狗年春节的到来,村民们开始擦洗门窗,打扫庭院,购买年货。对他们来说,幸福随着春节越来越近。

标题:移民村的新气象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