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3字,读完约4分钟
2月1日,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贸易领域,中国更倾向于将美国视为“合作伙伴”。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了上任后的首次国情咨文,中美经贸合作的趋势再次引起各界关注。
高风强调,希望美方摒弃冷战思维,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真正顺应两国企业的声音,务实推进双边经贸合作,不断为共同利益做大蛋糕,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庄园会议、百日计划和特朗普首次访华之后,中美经贸关系似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自去年底以来,特朗普一再发出不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信息。这次发表的国情咨文延续了之前的基调,特朗普将中国定位为“对手”,称美国不仅应该公平贸易,还应该相互贸易。“在贸易领域,我们更倾向于将美国视为‘合作伙伴’。”高风说,中美两国已经成为经贸领域不可分割的伙伴。2017年,双边贸易额超过5800亿美元。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边经贸合作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
高风指出,他希望美国所谓的“公平贸易”是基于国际规则的公平贸易,而不是将单边标准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所谓“互惠贸易”是基于市场行为的互利共赢,而不是视贸易为“零和游戏”,不顾国情,以市场开放度作为判断互惠程度的唯一标准。
武汉大学中美周边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苗迎春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最近的声明并非偶然,反映了新兴国家与大国之间的利益和规则之争。美国已经在太阳能和洗衣机领域采取了措施,还可能扩大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权力,引入更具体的措施,中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除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之外,美国还注重重建多双边经贸关系。在达沃斯论坛上,特朗普宣布美国准备与包括tpp成员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谈判互利的双边贸易协定。对此,高风表示,中国主张共享全球治理理念,建立开放、透明、互利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只要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公开、包容、透明,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都有积极的态度。
商业合作不能政治化
“我希望中美企业之间的商业合作不受政治因素的干扰。”高风认为,在美国,中美经贸问题趋向政治化,有些人和一些媒体以经贸问题为例,最终只会损害中美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阻碍两国经济发展。
苗迎春坦言,中美经贸合作不仅形成了“你有我,我有你”的格局,而且潜力巨大。缩小进一步合作的分歧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最终趋势。美国应该采取实际行动促进合作,而不是采取实际行动促进对抗,这最终将导致双方都失败。
最近,中国对原产于欧美的乙二醇丁醚进行了集中复验和调查,并提高了大豆的检疫标准。对此,高锋介绍说,这些贸易救济措施只是一个案例,一个正常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例。在对进口大豆的检验中,中方没有采取任何超出双方共识的措施。
中国将在今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同时努力减少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在投资环境方面,中国美国商会最近发布了《2018年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华美大部分公司继续看好中国市场,认识到中国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对中国的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高风透露,中国还将努力协调和促进合理关切的解决,创造公平、透明和可预测的商业环境,大幅减少市场准入限制,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市场主体提供更好、更好的服务,使中国永远成为吸引外资的热点。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积极构建以周边为基础、辐射“一带一路”、面向世界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并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我们希望各方都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高锋说道。
标题:中美是经贸伙伴而非对手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