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4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晶晶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为重点,实现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创意农业在中国的实践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传播广泛。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各地都在大力推进黑龙江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打造黑龙江区域特色农业,从而促进黑龙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潘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要确保上述目标的有效实现,必须立足黑龙江实际。可以说,推进创意农业发展是黑龙江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发展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强

纵观黑龙江省,当前发展创意农业的特点是什么?对此,潘刚指出,首先,创意农业有不同的形式。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潜力不仅在于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产量的增加,还在于创新理念与农业资源在品质、品种、特色、品牌等方面的结合与整合。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发展创意农业

其次,创意农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虽然黑龙江省各城市不同程度地建设了一些农业园区,但园区的规模、知名度和集聚效应并没有得到体现。黑龙江省公园规划设计高层次人才匮乏,公园管理不够规范。另外,黑龙江省创意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出口规模不是很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还比较薄弱,农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水平还不是很高,销售和出口的政策支持体系还没有形成。由于财政、土地和水资源的限制、农业经营规模的限制、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市场发展的滞后,很难充分实现创意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发展创意农业

第三,创意农业的品牌建设。一些县(市)依托资源优势,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创意为理念,通过打造品牌充分发挥资源特色和优势,成为消费者心中不可替代的区域农业品牌。如克山土豆、克东腐乳、大兴安岭蓝莓、东宁黑木耳等。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发展创意农业

整合创意与文化内涵,强化品牌传播意识

事实上,黑龙江省发展创意农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潘刚看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加强政府指导。黑龙江省很多人对创意农业还不熟悉,很多政府部门还停留在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等一些常见形式上,对创意农业缺乏深入了解。政府部门支持创意农业的力度不够,资金和政策都还很缺乏。另外,在创新思维方面,创意农业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农业产业管理思维模式,大多数经营者还没有理解休闲农业的本质,这限制了休闲农业的深度发展和市场拓展。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发展创意农业

第二,创新水平不高。目前,黑龙江省创意农业类型高度重复,缺乏新颖性和独特性,创意农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精细加工不足,农业的多功能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第三,文化挖掘不深。目前,黑龙江省大多数创意农业企业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文化和民俗,没有将地方特色文化充分融入到创意农产品中,从而提炼出具有鲜明文化主题的创意农产品。

从多方面促进创意农业的发展

至于黑龙江省今后如何发展创意农业,潘刚认为,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改变农业发展单一生产的现状,进一步充分挖掘农业潜力,将科技、文化、产业、市场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创新农业形式,拓展空空间新市场;在创意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加大文化投入,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将文化内涵融入创意农业,增加创意农产品的附加值。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发展创意农业

第二,加大政策支持。建议黑龙江省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土地等部门研究创意农业的发展布局和建设用地,争取突破。政府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应加强对黑龙江省创意农业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做好黑龙江省创意农业人才的技术培训工作。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发展创意农业

第三,创新发展模式。黑龙江要发展有特色的创意农业,创意农业和旅游开发要紧密结合,两者要相互渗透。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创意农业的飞跃是龙江人的责任。相反,黑龙江创意农业的优化发展也可以促进黑龙江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发展创意农业

第四,挖掘地方文化。在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对创意农业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周密部署,并对其潜在资源进行了深入挖掘。在不同地区开发不同特色的创意农产品和服务,避免区域内的相互模仿和恶性竞争。第二,在城乡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将发展创意农业纳入城乡统筹体系,使城乡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共享市场。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发展创意农业

第五,做好项目规划。黑龙江省发展创意农业应注重创意意识和科技的发展。通过举办创意黑龙江农产品博览会,展示黑龙江创意农业的特色。积极推进黑龙江创意农业交流,促进黑龙江创意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

标题: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发展创意农业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