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7字,读完约6分钟
最近,宁夏经历了持续降雪和降温。在低温和降雪条件下,覆盖在飞机表面的积雪会形成薄冰,这将增加机翼的阻力,破坏空气动力学结构,造成潜在的飞行安全隐患。图为1月4日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机组人员在除冰区检查飞机。新华社记者王鹏照片
2017年,中国国际航空空公司货运量强劲增长,全行业利润稳步上升,基础设施质量和服务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民航行业国际化继续加快。未来,民航业的发展仍需进一步增强支撑能力,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进一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民航空体系-
“民航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辐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在几天前举行的2018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空局局长冯林正表示,2017年民航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服务保证将齐头并进。其中,基础设施质量有所提高,速度有所加快,服务有所保障,人民生活更加便利,科技进步步伐加快。
提高关键领域的质量和效率
2017年,国航空的货运量增长强劲,货物和邮件的营业额同比增长9.6%,国际航线的营业额和运输量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3%。2017年1月至11月,整个民航行业实现利润692.8亿元,同比增长16.4%。
与此同时,民航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调整东部繁忙地区的航班数量,适当放宽西北、东北、内蒙古和新疆的增量,对空中小机场和支线航班补贴26亿元。区域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速快11.4个百分点。
中国民航空飞行大学宣传部部长李忠良认为,2017年民航行业取得了许多突破。一方面,民航总局注重顶层设计,建立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和组织实施体系,采用“一、二、三、三、四”的工作思路。实践一个理念,两翼齐飞,坚持三条底线,三个网络,四个到位。另一方面,改革措施扎实推进,2017年共完成148项改革措施。民用机场收费标准已经调整,民航设计市场已经全面开放,在Be集中统一管理下的适航认证中心正式成立;中国民航所属建筑企业改革重组取得实质性突破,军民航深度融合、国内航空公司空客运价格、行业协会脱钩等改革取得成效,释放改革红利。
2017年,国际民航合作也开创了新局面。“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新增航线203条,客运量、货运量和邮件运量分别增长23.9%和38.4%;在开放航空权、与立陶宛和马其顿建立民航联系以及大大扩大与俄罗斯、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新西兰和其他国家的航空权安排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适航认证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美适航实施程序正式签署,双方空航空公司产品实现全面互认。
“政治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是中国民航国际化的主要前提。基于国内经济的增长,中国政府加强了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国际航权谈判,特别是关于航权开放范围的谈判。中国各大航空公司空公司积极补充宽体机队,大力拓展中长途国际航线;随着中国民航在国际民航市场销售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增强,引领国际航空空运输市场格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空航空需求将继续释放,民航国际化步伐将继续加快。”李忠良分析道。
服务水平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2017年,民航服务业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成绩单”:全年航班平均正常率为71%,11月份航班正常率达到84.59%,为102个月来最高。东西部民航通信网和ads-b项目全面启动,60多个空管道项目通过行业验收;新增航线78条,新航线里程10360公里,新增管制区27个;中国216个机场的飞行计划已经过集中处理,44个控制塔已经数字化发布和广播。
民航总局航空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成胜认为,服务保障能力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在于,通过开展“服务质量标准化”专项行动,建立了航空空公司运营和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30个机场的服务质量评价。加强技术支持,搭建统一监控和交通管理平台,大力推进cdm(协同决策系统)和a-cdm(机场协同决策系统)对接,推出民航气象大数据共享和服务云平台,为提升服务体验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民航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针对乘客的呼声,民航飞标司副司长朱滔去年9月表示,根据车载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研究成果,民航将放宽对车载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规定,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
随着《关于促进京津冀民航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发布,京津冀将成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空铁路联运、协调发展的世界级机场集团。以枢纽建设为主导,以功能定位为基础,构建机场网络和航线网络:以首都机场和北京新机场为核心,推进首都机场与北京新机场、京熊城际铁路、京唐线等城际铁路的建设。,并研究建设北京新机场-雄安高速公路。
基础设施仍然需要整合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家。虽然民航行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存在着难以深化民航改革的硬骨头。空领域资源、地面保障资源、人力资源不足,适航认证能力、应急响应能力等制约行业发展的不足需要填补。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足突出,民航产业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航行。
冯认为,关键是要进一步增强支援能力。未来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军民机场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地面资源保障能力;大力推广pbn、evs、跑道状态灯、先进的现场活动引导和控制系统等新机场技术,积极推进民航数据中心建设,技术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加强民航专业专家库建设,不断提高人力资源保障能力。
李忠良表示,从政策入手,要抓紧修订空支线航空补贴和中小机场补贴管理办法,加快改善空支线航空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区域机场建设和运营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区域机场支撑能力建设,开展基础航空空服务专题研究,加快基础航空空服务规划。此外,要进一步建立独立的导航法规和标准体系,创建包容的导航行业监管模式,管理与发布相结合,简化飞行计划审批和备案程序。
“2018年,我们必须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民航产业,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进一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民航空体系。”冯对说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崔国强)
标题:民航业基建与服务“两翼齐飞” 1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