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15字,读完约5分钟

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市出发,沿204国道向南行驶,50分钟即可到达王哲镇西当村。沿途道路平坦,别墅和外国建筑统一,汽车随处可见。农村商业银行马赞支行主任石崇江对记者说:“西单村往年不是这样的。这些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从一个贫穷的村庄到一个著名的富裕的村庄,一个比喻是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贫困村掘金记

信贷首先稳定了扶贫的基础

据了解,位于江苏与山东交界处的西递村,曾经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无法完成生产任务,无力支付公粮,村集体债务17万元,老百姓很穷。村党支部书记钟百军发现,赣榆沿海的废渔网被回收到浙江余姚,加工成尼龙颗粒出售给塑料制品厂,变废为宝,获利颇丰。西递村周围有许多渔村,废弃渔网资源丰富。因此,他把注意力转向了尼龙颗粒加工业,这使村民们变得富有。当他准备做一件大事时,创业基金给了他一个大问题。

贫困村掘金记

时任蓟县农村信用社王璐信用社信贷员的石崇江回忆说:“当时西当村相对贫困落后,农民资金非常有限。这个家庭有32,000个富裕家庭。对于企业家来说,这只是九牛一毛。"

就在钟白不知所措的时候,赣榆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了“信用村”和“信用用户”的评估活动。经研究,我行认为颗粒加工是一个市场潜力巨大、效益可观的新兴产业,因此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农村和浙江等地进行市场调研,及时制定计划,以“信用镇”、“信用村”、“信用用户”建设为起点,采取“1+n”方式进行支持。

贫困村掘金记

当时西递村相对落后,社会保障相对薄弱。为提高农户贷款处理效率,优化农村信贷环境,在王哲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我行按照“整村批贷、批量发展”的原则,在西递村开展了信贷用户评估工作。按照农民申请、村评议组评议初审、镇建制领导小组会议审批、公示许可等方式,筛选出西单村首批来信用户。

贫困村掘金记

资本注入活跃了这个行业,以帮助穷人

赣榆农村商业银行根据西荡村创业的实际情况,首先向创业带头人钟百军发放了10万元的信贷,支持他与浙商、韩共同投资100万元。连云港中兴塑料工业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尼龙颗粒加工企业,成立于西单村,当年税收40多万元,为产品销售和技术引进奠定了基础。

贫困村掘金记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者”,几个胆大的村民也渴望尝试。“现在想来,赣榆农村商业银行已经为我们创业致富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当时,他们正在对村里的用户进行评估。不像现在的电脑和汽车,工作依赖于手写和脚。一天到晚,我都很感激农村商业银行。”村里早些时候被评为信件用户的苏长鹏告诉记者。十多年来,在赣榆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下,苏长鹏从一个贫穷的农民成长为一个著名的地方“土皇帝”,从最初的几万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万人。

贫困村掘金记

据了解,为帮助村民尽快实现创业增收的目标,本行对首批信贷用户实施了信贷政策倾斜,优先安排贷款额度和资金安排,开辟了受理优先、手续简单、利率优惠的绿色信贷渠道。在钟百军的协调下,本行对不同额度的小规模和新开办的小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并设立了4家尼龙颗粒加工企业,带动了100多名村民就业。2006年,我行再次贷款20万元支持钟百钧成立仲强塑料工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被视为村级龙头企业,注册商标,为全村尼龙颗粒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信息、技术等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一站式”服务,全村尼龙颗粒加工行业走上规模化发展之路。

贫困村掘金记

创新服务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去年4月,村民李志峰从石崇江手里接过“阳光信用通知”,不停地说:“谢谢!谢谢你!非常感谢农村商业银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江苏沿海开发、赣榆港开放、连云港至盐城铁路开放等重大项目的不断推进,地处赣榆港腹地的西递村经济形势和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村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适应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赣榆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区域经济发展,全力打造“配套创新”银行,满足新形势下农村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

贫困村掘金记

2016年8月,我行全面启动阳光信贷项目升级,启动新一轮阳光信贷集中授信活动,结合客户生产经营项目、自有资金、资金缺口等实际情况,通过村级组织民主评议的方式,对全区所有农户进行再授信。,并举行阳光授信仪式,向客户发出阳光授信通知,明确告知客户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和有效期内,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以单一或多种方式独立使用授信,突破了实体网点的时间限制,有效降低了客户成本。同时,我们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推出了“金海湾”、“家庭贷款”、“租赁贷款”、“农业易贷”等信贷产品,搭建了全新的融资平台,有效解决了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

贫困村掘金记

多年来,在赣榆农村商业银行积累的近8亿元信贷资金和一系列优质金融服务的支持下,西单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6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7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1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2万元。西递村已经从一个贫困的村庄发展成为江苏和山东交界处的一个强大的工业村和江苏的一个文明村。

贫困村掘金记

(制图龚田甜)

标题:贫困村掘金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