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6字,读完约3分钟

冬天,甘肃省甘南州的合作城市很冷。然而,在合作市卡加曼乡萨萨萨村的母畜养殖专业合作社中,负责人三白·福保做得很好。“2017年,在ABC的帮助下,合作社的业务越来越好。”白三福包一边忙着给牛喂饲料,一边高兴地说。

甘南藏区扶贫的“农行样本”

白三福保介绍说,在中国农业银行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9名牧民共同向中国农业银行申请了45万元的贴息贷款,并成立了专业的奶牛养殖合作社。现在,母奶牛的数量已经达到125头,合作社成员的收入也增加了几倍。此外,每年,农业银行的客户经理都要来几次,帮助解决合作社在营销、运输和饲料方面遇到的问题。

甘南藏区扶贫的“农行样本”

葛莱行政村扶贫“第一书记”马万福说:“马赛丽村有9个农牧民,他们不仅人口少,而且是有名的贫困村。村民们没钱买牛羊,耕种的收成不好。忙碌的一年是不够吃喝的。当时,村子里有两个兄弟,名叫杨。他们已经四五十岁了,还没有娶媳妇。”回忆起以前村子里的贫困状况,马万福感触颇深。“现在不同了。村里的合作社每天生产450公斤鲜奶,日产值为1350元。按180天的产奶期计算,牛奶年产量为7.6万公斤,产值超过23万元。年终分红时,每个家庭可以分到大约14000元。”

甘南藏区扶贫的“农行样本”

洒村的例子只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缩影。中国农业银行甘南支行行长葛藏才让表示,农牧民通过工业脱贫致富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启动资金”。除了马赛丽村等产业扶贫贷款形式外,甘南分行还结合甘南藏区实际,创新推出“西藏珠宝质押贷款”产品,将农牧民的“死财产”转化为“活资金”。

甘南藏区扶贫的“农行样本”

卡尔,27岁,住在合作市乐秀乡努木苏纳村,这里是高原上一个难得的放牧和繁殖地,水生植物丰富,地形宽阔。老说,他很早就想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计划从青海购买60头奶牛,把牦牛养殖数量增加到180头。然而,在他自己拼凑之后,仍然有15万英镑的资金缺口。

甘南藏区扶贫的“农行样本”

就在他苦恼的时候,去农村调查的ABC账户经理找到了他。我听说藏饰也可以抵押贷款。卡尔非常惊讶:“这是真的吗?”!"

账户经理告诉他,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西藏饰品质押贷款”,是利用农牧民家中的项链、龙纹高挂、奶钩、腰带等金、银、珊瑚、蜂蜡等饰品,经专业人士评估估价后作为抵押物,发放贷款给申请人,使农牧民在家中的“死财产”变成“生活基金”。根据农牧民的生产经营周期和现金流量特点,“西藏珠宝质押贷款”金额在1万元至50万元之间,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最长不超过5年。

甘南藏区扶贫的“农行样本”

听完ABC公司客户经理的介绍后,卡尔立即带着客户经理去了他家。他兴奋地说:“我家里有装饰品,我给你看看!”就这样,一周后,一笔15万元的贷款被存入了卡尔的旧银行卡。

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行长娄群表示,甘南地区创新的“西藏珠宝质押贷款”独家产品,不仅解决了农牧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还支持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甘南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江峰表示,农业银行在甘南金融机构中的贷款比例达到30%,对全州脱贫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政策引导和财力推动下,泉州初步形成了以旅游文化产业和生态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齐头并进”格局,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14元,比2011年增长106.5%。

甘南藏区扶贫的“农行样本”

据了解,截至2017年10月底,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农民贷款余额为175亿元,其中58个贫困县农民贷款余额占72.57%,有力支持了扶贫开发。

标题:甘南藏区扶贫的“农行样本”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