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70字,读完约10分钟
除了政策、产业和资本等外部因素外,以“人”为基础的内部因素在农村振兴中尤其重要。也就是说,无论政策有多好,资本有多大,如果没有能够将政策、资本和资源转化为有效价值回报的“人”,农村振兴也可能面临巨大困难。
农村振兴刻不容缓,广东农村振兴更是刻不容缓。广东曾经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总量仍然名列前茅,但省内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城乡统筹发展不理想。可以说,广东的农村发展处于全国的中下游,这个传统的经济强省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除了政策、产业和资本等外部因素外,以“人”为基础的内部因素在农村振兴中尤其重要。也就是说,无论政策有多好,资本有多大,如果没有能够将政策、资本和资源转化为有效价值回报的“人”,农村振兴也可能面临巨大困难。
近日,记者赴广东肇庆、云浮等地采访,结识了不同领域的农村企业家。他们感受到了顽强的创业精神,看到了广东农村振兴的希望。
蒋小丽种了一个“大菜园”
站在菜园的灌溉渠旁,蒋小丽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种菜生活”:“十多年前我开始在蔬菜批发市场工作。那时,我还不到20岁,我帮助我的老板在农村收集蔬菜,遇到了许多种植蔬菜的农民。很快,我开始尝试自己买卖蔬菜,逐渐了解了这个市场,渠道也越来越丰富。后来,我开始租地种菜。规模不是很大,好处也不坏。后来,我加入了文集团的蔬菜部。做了几年后,我仍然想拥有自己的蔬菜基地,所以我在四川成都附近租了400英亩的土地。在过去的两年里,家里的老人也老了,孩子也要上学。我决定回家种菜,照顾我的家人。”
蒋小丽,肇庆市德清县人,2016年回到家乡创业。她转让了200亩土地种植蔬菜,她还在四川经营自己的“菜园”。种植蔬菜10多年的经历让这位来自农村的女企业家对在家乡拥有一个“大菜园”充满期待。“种植蔬菜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和良好的销售渠道。这些都需要足够的资金。虽然我这些年积累了一些,但我必须支付土地转让的费用,并确保生产投资。这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蒋小丽说。
据中国人民银行德清支行负责人介绍,根据蒋小丽多年种菜的经验和能力,她通过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获得贷款。同时,在中国人民银行德清支行的协调下,蒋小丽申请农业众筹平台秦征金融和滇池王开展“网上订单农业”项目,并提交了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信息系统和农民信用信息系统的信用信息。农业众筹平台对其种植的蔬菜期货订单进行网上众筹,使其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网上订单。收到订单后,蒋小丽从德清农村信用合作社获得贷款30万元,不仅满足了她的生产资金需求,也使蒋小丽提前获得订单,为她按期偿还农地抵押贷款提供了保证。“农地抵押贷款+网上订单农业”模式运用了“网上+”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利用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信息,对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银行肇庆市中心支行行长万说。
“回来一年多了,种菜的好处是好的。我现在想要的是种植和提炼我面前的“菜园”。如果下一个条件允许,我会继续扩大规模,把‘菜园子’搞大。”蒋小丽自信地告诉记者。
梁志成种植“贡柑林”
自唐代以来,德清贡柑一直被用作进贡皇宫的贡品。记者坐在梁志城贡柑林旁的小桌子旁。这位干净清爽的中年男子痴迷于栽培贡柑,手里拿着一个小水果开瓶器,熟练地将贡柑切成八瓣,递给记者。入口后的丰润和芬芳令人耳目一新,名副其实。
“种贡柑不容易,种高质量的贡柑更难。”贡柑容易发生虫害,德清发生了大规模的虫害,大大降低了德清贡柑的产量。我种植贡柑已经很多年了。贡嘎林占地100多英亩,三面环山。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贡柑。这里的贡柑是用山后的泉水浇灌的,每棵树的产量基本上可以保证是一样的。除了防治害虫,还必须研究水果的质量和最终产量。”梁志成与记者分享了他种植贡柑的经历。
梁志成表示,土地出让所需资金是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获得的,后续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参与中国人民银行肇庆市中心支行发起的“互联网金融+三农信贷+定制农业+精准扶贫”贡柑融资项目。据中国人民银行肇庆中智支行负责人介绍,在这种项目模式下,Dianchou.com提前从沪、广、深等城市的用户那里收取贡柑订单。随后,合作社和贡柑种植者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信息系统。农民信用信息系统,查询个人信用,并提交信息记录、合作种植信息等。互联网平台。该平台匹配合作社和农户的综合信用评级,该评级将影响农户的众筹投资资金(农户申请预付款后,资金将移交德清农村信用社存储和管理。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时,可以向农村信用社申请提取生产预付款。2017年6月,Dianchou.com通过线上线下互联分析平台用户需求,汇总出今年德清贡柑的订单金额约为292万元。该融资项目为德清贡柑产业的种植者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扩大了产品销售,实现了农业项目“生产、销售、融资、支持”的一揽子服务。可以说,这是广东省“互联网金融+三农信贷”融资项目在工作模式、覆盖面、风险管控等方面的新探索和延伸。
张群英编织“蒸笼梦”
“你好,我是张群英。”记者看着张群英递过来的名片,正面写着“思龙蒸笼,传承百年,手工编织;源于北纬22度,自然的“洛珠”,背面写着“有中国人的西隆轮船”。罗定市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罗定市赵恒轮船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本是罗定市四轮镇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现在是罗定汽船行业的领军人物。走在张群英的蒸笼生产车间里,她一边走一边介绍了洛珠和司纶蒸笼的特点以及新工厂的建设情况。她被各种样式和大小的轮船包围着。回顾过去,那是一个轮船的“大世界”,妇女主要是加工轮船,这也是张群英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和致富的一个特点。
据介绍,成立于2011年的赵恒蒸笼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罗定市和盛竹制品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农户”的商业模式,组织从事蒸笼生产的农户生产竹蒸笼。公司与合作社签订订单,收购合作社成员农户生产的蒸笼产品,然后进行打磨、包装、销售,使得合作社成员农户的蒸笼担心销售和价格,带动了8700多个农户。此外,公司还组织合作企业和大型蒸笼加工企业向农民购买制作蒸笼的原料洛珠,使每户收入增加1000多元。同时,赵恒汽船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租赁5000亩农户山区,在黄历建设洛珠种植基地和洛珠主题公园,使租赁农户每年增加收入3000元,并重新雇佣30名农户从事洛珠基地管理和汽船生产,实现了每年6500元的额外收入。
“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我们无法发展。从成立之初,我们已经获得了100万元的支农贷款,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近2000万元的金融机构贷款。特别是在2015年,我们从金融机构获得了一笔900万元的贷款,用于在罗定市现代农业工业园区新建一座工厂。工厂计划投资8200万元建造新的办公楼、展厅、R&D中心和生产车间。2017年,我们又从金融机构获得了25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用于购买生产线,进一步提高了生产、R&D和销售能力。我相信我们会把丝绸船做得更好。”张群英朴实的话语透露出坚定,这似乎是她和家乡之间的约定。
陈的“向涛花园”
走进罗定市稻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厅,正对面写着“巨龙”两个字,这是该公司大米的品牌名称。大厅右侧的墙上挂满了不断切换画面的屏幕。公司创始人陈站在大屏幕前,向记者展示并介绍了自2010年以来利用物联网进行水稻种植生产的管理和运营情况。
“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我们建立了自己的5000亩水稻种植核心基地,辐射带动全市10个乡镇和街道发展了20.13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大米)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在种植基地设置了各种传感设备,数据采集同步准确。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甚至可以用无人机精确地在一平方米内施肥和施药。没有这种技术支持,就难以实现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陈自信地说道。
当记者问陈是什么使他开始种植水稻时,他说:“30多年前我还是一个街头儿童。”因为家里有很多兄弟姐妹,更别说去上学了,即使吃得足够也是个问题。我12岁离家,后来去顺德跟一个香港老板学做家具和卖家具。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的月收入已经达到5000元。然而,我决定离开,我自己创办了一家清洁公司。十多年来,这家清洁公司最多有7000多人,每年都这样做。但是在2005年,我仍然觉得做一个清洁公司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办法。我花了两年时间卖掉公司,然后带着几千万人民币回到了家。偶然的机会,我知道罗定的米很有名,但是最近几年发展不太好,所以我想自己试试。开始的时候,我自己种了一些米,主要是买农民的米来加工。结果,我几乎就这样输掉了所有的钱,因为每一批加工的大米都不一样,这不能保证质量的一致性,导致了大量的退货。积压的大米最终以每斤几美分的价格出售。我意识到,为了确保生产的大米质量的一致性,我们必须确保每个人都能种植我提供的水稻种子,但当时,资金链几乎被打破。幸运的是,我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银行的贷款,这让我起死回生!"
据了解,稻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陈向有关部门申请共获得约70万元的贴息支持,同时从金融机构获得约1.2亿元贷款,其中再贷款4000万元用于支农。截至2017年11月底,公司采用“网上+三农信贷”的众筹模式,进行了16次网上众筹,累计众筹金额198.54万元,线下融资金额200万元。目前,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拥有占地2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大米加工厂。公司拥有年产3万吨高档大米的生产加工能力和3万吨的仓储能力。它是广东省的龙头农业企业。通过与8126名当地农民的合作,公司种植了5000亩农作物,农民年收入增加了2385元,带领了1267户当地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标题:寻着创业者的足迹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