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5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扩大对外贸易,培育新的贸易形式和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2017年底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经贸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中国已经吹响了成为贸易强国的号角。什么是交易能力?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一个贸易强国?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需要共同努力加快贸易强国的建设?该报邀请了著名专家、商界代表和资深外商进行深入讨论。

三问“贸易强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金平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平

商务部外贸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梁明

彭,浙江东阳塑料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北大荒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双清

(没有特别的顺序)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贸易强国的内涵和标准是什么?

赵金平:一个强大的贸易国家是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体现。它不是基于数量投入的高速增长,而是基于质量改进的中高速增长。R&D、设计、质量、技术、品牌、国际营销渠道及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都将得到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将从低端向高端转移。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有必要在制定全球规则、提高全球经济治理能力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从表面上看,建设一个强大的贸易国家是其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改变,但它实际上反映了全球影响力的提高。

三问“贸易强国”

赵平:贸易实力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产品具有竞争力;第二,企业具有竞争力;第三,他们有权在贸易中发言,这可以在制定全球贸易规则时反映他们自己的要求。

梁明:贸易大国一般有十个特点:一是贸易总量大,全球比重高;二是商品结构好,综合竞争优势强;第三,贸易伙伴广泛,抗风险能力强;第四,贸易主体强大,全球竞争激烈;第五,交易模式优秀;第六,贸易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第七,经营环境良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明显;第八,经贸一体化紧密,相互促进性强;第九,国际地位高,发言权如规则和定价权强;第十,国内货币坚挺,支付能力强。

三问“贸易强国”

彭:成为贸易强国,就是要提高产品质量,保持质量稳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国际贸易中有更多的主动权。

李双清:要成为一个贸易大国,就必须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结算货币中的定价和使用话语权。

为什么中国在这个时候提议建立一个贸易强国?

赵金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传统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虽然它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这与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要提高外贸发展质量,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经贸规则话语权,增强全球治理能力,打造贸易强国。

三问“贸易强国”

赵平:从可行性和必要性两方面来看。就可行性而言,中国有实力打造贸易强国:首先,中国拥有贸易强国的工业基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完整的工业供应链体系;第二,中国的制造能力不断增强。根据2016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2016年中国再次被列为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第三,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去年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上榜的中国企业数量连续第14年增加。必要性:第一,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在世界经济复苏的推动下,全球贸易和投资恢复增长,全球产业布局面临复杂调整。中国通过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更加重要;第二,为了打击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必须提高我们的竞争力。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形式多样,中国是全球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必须改变低成本、低利润、低价格的发展模式,实现由大进大出到优进优出的转变。

三问“贸易强国”

梁明:在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中,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扩大对外贸易,培育新的贸易形式和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中国建设贸易强国既重要又紧迫,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建设贸易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二、建设强大的贸易国是提升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保证。第三,建设强大的贸易国是中国建设贸易大国的必然延伸。第四,建设贸易强国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质量的迫切要求。

三问“贸易强国”

彭:这是中国迟早要迈出的一步。就我们而言,我们与客户进行贸易谈判,一般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主动权的一半。公司一贯倡导使用环保材料,并与迪士尼等全球大型企业合作,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目前,公司采用智能机器改进设计,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性能更加稳定,信誉迅速提升。

三问“贸易强国”

李双清:中国正在向贸易大国发展。就北大荒而言,近年来,企业集团运营能力明显提升,人才和团队加速与世界级集团接轨,产品方面提出了“想做就做最强”的要求。与过去相比,粮食储备和加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杂粮加工和研发能力明显提高,能够更好地满足不断上升的消费需求,全球购销形势加快。

三问“贸易强国”

建立一个贸易强国有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它?

赵金平:就像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一样,难点在于新格局,最集中的难点在于突破。贸易强国的建设离不开促进改革和发展的开放。特别是,中国需要增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这就要求推进服务业开放,在开放过程中逐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金融、电信、医疗和教育的有序开放。扩大对外开放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管理体制和经营环境。与国际高水平相比,我国在这些方面还存在差距。关键是市场要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发挥更好的作用,这是最重要的原则。要建设一个强大的贸易国家,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各司其职,相互合作:政府应营造一个有利于市场发挥作用的制度和制度环境;行业商会应做好行业标准制定、政策解释和宣传工作,充当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该建立强大的国际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三问“贸易强国”

赵平:困难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R&D企业投资仍然不足。2016年,R&D中央企业投资超过3800亿元,R&D全社会投资达到1.5万亿元,但仅占gdp的2.1%;第二,许多企业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获得增长,盈利能力仍然较弱。“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现象突出。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不高,内部管理和管理体制市场化程度不够。

三问“贸易强国”

梁明:一个贸易大国涉及的领域广,内容多,要求严格,困难重重。总的来说,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贸易国家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商业协会、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于研究机构来说,应该对交易权的内涵、重点、目标和步骤进行科学深入的研究,并对交易权做出明确的定义;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应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加快培育新的外贸业态,大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为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应充分发挥优势,推动出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传统优势向国际竞争新优势、从规模优先向效益优先转变;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的纽带作用,解释政府政策,服务企业生产,协调双方需求。

三问“贸易强国”

彭:目前,企业正在加快设备更新,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资金相对短缺和劳动力成本高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从根本上讲,企业应该创新发展思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R&D和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品牌影响力,增加附加值,从标准追随者、创新者到制造者,最终掌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

三问“贸易强国”

李双清:企业要加快向国际一流集团学习的步伐,进一步完善经营理念、团队、品牌等方面,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力度,向国际大粮商方向迈进,掌握定价权。

标题:三问“贸易强国”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