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9字,读完约3分钟
几乎每个世界级的大都市都可以称为“购物天堂”。纽约、巴黎、东京、香港...忍不住在买买买,这是一个城市不可抗拒的魅力,也是无穷的活力和上升的力量。日前,在中共上海市委召开的学习研讨会上,市委主要领导提出要推出“上海购物”品牌,把上海打造成国际消费城市。
根据国内外多份独立的第三方调查分析报告,上海是亚洲最时尚的城市之一,拥有亚洲领先的时尚消费力,并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时尚之都。上海时装周正逐步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外时装设计师的聚会平台,一个在国内外发布和推广时装品牌的平台,一个服装行业“亚洲最大的订购季”的平台。“虽然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公认的世界级购物城市还有一定差距。”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尚玉英承认,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消费群体的角度来看,国外消费在国外消费中的比重不足。根据万事达卡发布的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数报告,2016年上海以外的过夜游客人数为612万,排名第19位,远低于伦敦(1988万)、纽约(1275万)、东京(1170万)甚至伊斯坦布尔(1195万)等城市。
第二,从国际消费城市的两个基本要素——商业区和商品品牌来看,世界级商业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消费品牌供给不足。南京路和淮海路在中国很有名,但与国际知名的商业区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和纽约的第五大道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目前,上海有220个“中国老字号”和“上海老字号”,是中国老字号数量最多的城市。然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和特色产品发展不足,本土零售商品牌国际化程度不高,“走出去”的力度不大。
第三,推动国际消费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和制度供给不足。近年来,这方面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例如,在过去,奢侈品牌的西装需要在上海测试,时间和材料成本是可以想象的。现在,只需要一块布,包只需要一块皮革;过去,进口口红也被认为是奢侈品。经过努力,一些化妆品被从奢侈品目录中删除,女士们突然觉得这些日常用品品牌贴近大众。然而,与国际惯例相比,关税、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需要创新和突破。
尚玉英认为,目前制约上海商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租金问题。此外,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主城区的不断扩大,大量的购物中心和城市商业综合体进入市场,200多个城市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将在该市建成。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需要密切关注。“满足需求、引领需求,使上海真正成为引领国际消费潮流的风向标,将是上海未来打造世界级消费之都的重要力量。”尚玉英说,近年来,中国的消费需求结构不断升级。从消费群体来看,80、90、00后,他们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成为新形式、新模式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从消费偏好来看,从注重价格到注重品种、质量和品牌,我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的饮食、时尚和品味。就消费内容而言,它逐渐从基本生活用品转变为耐用商品、智能商品和高端商品。从物质消费到服务消费。从消费模式来看,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网上购物和信用消费,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实现消费。从消费理念来看,理性消费、绿色环保和低碳健康已经被广泛接受,并逐渐成为一种消费文化。
标题:上海着力打造国际消费城市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