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0字,读完约3分钟

“自21世纪以来,中国逐渐利用物联网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曲线超车’。”最近,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江苏省政府联合举办的“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凯文?阿什顿和乔治,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数字经济首席科学家。韦斯特曼表达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依靠物联网,中国强化了自身优势,出口了大量高科技产品,成为实践中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国。

专家认为:中国“智”造实现“弯道超车”

随着中国“智能化”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和智能化的中国产品正引领着行业和时代的变革。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智能制造企业的代表们分享了他们在中国智能制造方面的经验和探索。

“作为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代表,高铁已经出口到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CRRC (601766,诊断)集团董事长刘华龙表示,CRRC的智能制造路线始终坚持“三个纬度”:一是智能轨道交通新设备的建设,复兴动车组是典型代表。同时,实现了智能监控、智能决策和智能用户体验;第二,我们必须致力于实现智能轨道交通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第三,要建立智能设备生态系统,建立以客户为中心、行业间联系紧密的无边界组织。“目的是通过整合数字链、技术链、企业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为智能轨道交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刘华龙说道。

专家认为:中国“智”造实现“弯道超车”

在“制造+人机合作与集成技术论坛”上,《经济日报》记者发现,目前行业对机器人(300024,诊断单元)的要求不是简单地取代操作人员,而是要将人类的经验和知识与机器人的适应性和准确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例如,“会搬砖的机器人”不仅可以一次抓取200公斤的重量,还可以和人一起打篮球和弹钢琴,这是多才多艺的。

专家认为:中国“智”造实现“弯道超车”

在中国CRRC展出的机器人“列车检修医生”动作敏捷。臂不仅可以快速钻入转向架和车厢之间狭窄的空室内,而且检测信息将实时显示在控制中心的显示屏上,一目了然。此外,在“蒙恬木门”展览现场,木门模拟生产车间也配备了智慧“大脑”。据工作人员介绍,传统的木门生产方法需要大量人员从事加工判断和机械切换。经过智能制造,每两分钟就可以生产出一套木门。

专家认为:中国“智”造实现“弯道超车”

“事实上,智能制造并不是所有制造转型的‘黄金油’。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000651,诊断单元)董事长董明珠表示,对于格力空来说,智能制造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空色调的使用经验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升级产品。她还强调,智能制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也是为了更加注重控制产品和升级生产。

标题:专家认为:中国“智”造实现“弯道超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