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0字,读完约4分钟
新年伊始,中国签署的第15个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并再次给予企业“零关税”待遇。
根据商务部网站1月1日发布的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格鲁吉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于2018年1月1日生效。自该日起,凭借中国-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协定的优惠原产地证书,中国9891种产品的关税全部被降至零,占所有产品的96.5%,降幅为5%或12%。“中国制造”有一条通往格鲁吉亚的更宽阔的道路。
经贸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
签署至今已有半年多,中国-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协定终于生效。
“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发起并达成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它对促进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国家之间更密切的经贸合作和制度化运作具有里程碑和示范意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乔治亚研究中心主任王春瑞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说。
根据协议,中国最终对格鲁吉亚93.9%的原始出口产品实施零关税,其中90.9% (42.7%的进口产品)立即实施零关税,其余3% (51.1%的进口产品)在五年内逐步降低到零关税;格鲁吉亚对中国96.5%的原始出口产品实行零关税,占其从中国进口的99.6%。
目前,中国是格鲁吉亚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王春瑞预测,关税削减将显著增加中国和格鲁吉亚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中国对格鲁吉亚的出口将增长约6.7%(5300万美元);格鲁吉亚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约29.1%(2450万美元)。
“随着协议的生效和实施,中国对格鲁吉亚的电子和机械设备、纺织和服装产品、肉类产品、蔬菜和水果的出口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对中国消费者而言,葡萄酒、矿泉水、蜂蜜和果汁等消费品将获得更多高质量的进口来源,产品的差异化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王春瑞说道。
此外,她说,中国和格鲁吉亚在能源领域有很大的合作,两国在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将有效促进两国在自然资源领域的贸易和技术合作。
此外,格鲁吉亚有明显的地理优势。王春瑞指出,特别是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在格鲁吉亚投资办厂获得原产地资格,进入北方的俄罗斯等独联体市场,南方的土耳其市场,西方的欧盟市场,这有利于中国企业拓展欧盟和欧亚经济的市场。
达成有效协议的企业受益匪浅
优惠原产地证书作为自贸协定的主要实施手段,是中国出口商品享受格鲁吉亚减免税的必要条件,也是中格自贸协定红利真正落地的重要起点。在协议生效的第一天,中国-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区的第一份优惠原产地证书在山东济南签发。
山东济南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向《国际商报》表示,为确保出口企业首次享受中国-格鲁吉亚自贸区优惠关税,该局积极推行“5+2”、“白+黑”工作机制,并在元旦假期实行原产地签证加班预约制度。济南爱迪兰塑料工业有限公司1月份出口格鲁吉亚的货物需要申请中国-格鲁吉亚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济南检验检疫局的原产地签证人员在协议生效当天加班完成企业的原产地签证手续。
作为中格自贸区的直接受益者,济南爱迪兰塑料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富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无法掩饰自己的兴奋之情:“自贸区对公司影响很大!”他回忆说,2013年公司去上海参加展览时,遇到一位格鲁吉亚商人,当时他订购了一个价值超过4.6万美元的亚克力板柜。然而,由于价格并不比佐治亚州的好,商人没有继续与该公司合作。“关税因素限制了一些商人与我们合作的意愿。然而,这种情况将在中国-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改变。”王富民表示,自贸区不仅降低了企业出口成本,还简化了通关程序。以前,格鲁吉亚进口货物的通关时间通常为7-10天,但预计将缩短至5天左右。他相信,2018年,越来越多的格鲁吉亚企业将与该公司合作。
标题:中格携手升级经贸合作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878.html